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创愈液对大鼠深Ⅱ°烧伤模型创面不同时间点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变化的检测,揭示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建立SD大鼠深Ⅱ°烧伤模型。将大鼠俯卧于手术固定板,用直径2.5cm的铜棒烫伤仪(100℃)接触15s,使之形成直径约为2.0cm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深Ⅱ°烧伤刨面(经病理切片证实)。2、健康8周龄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体重平均180-220g,买进后适应性喂养一周。随机分为四组,A组:创愈液;B组:湿润烧伤膏组;C组:模型对照组;D组:空白对照组。其中6只大鼠在正式实验前用于预实验研究,A、B、C三组每组各24只,每个时间点各6只,共72只。D组各时间点各3只,共12只。造模结束后密切观察大鼠麻醉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于1小时后全部苏醒。将各组大鼠分笼饲养,并均于造模当日完成后即开始换药,大鼠自由进食、进水。3、首次换药时需彻底清理伤口,用0.01%新洁尔灭和0.9%生理盐水冲洗。A组:将预先制好的创愈液纱布外敷于创面上,并加以固定包扎,每12小时换药一次;B组:将湿润烧伤膏直接外涂于大鼠创面,厚度应在1-2mm,加以纱布覆盖,固定包扎,每12小时换药一次;C组:用生理盐水湿纱布,纱布以2层为宜,直接外敷于大鼠创面,固定包扎,每12小时换药一次;D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每组换药之前要彻底清理上次遗留的药物残渣和渗出物,并用0.01%新洁尔灭擦洗消毒,待换药后在伤口创面上多加一层无菌干纱布,用胶布固定。4、观察创面愈合程度:处死前每天密切观察84只大鼠创面的愈合情况,以上皮完全覆盖为愈合时间为根据。于伤后第3天、7天、14天、21天用数码照相机多角度拍照,以便更加宏观的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观察创面有无肿胀、渗出,渗出液稀薄或浓稠,有无小水泡,创面有无感染发红,有无新生肉芽组织,有无特殊脓液、异味等。组织学检查:HE染色切片观察各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分析:应用Image Pro Plus(IPP)软件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测量创面组织中TGF-β1、EGF的分布面积及棕黄色阳性表达颗粒的平均数。各组实验数据用(X±s)表示,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资料均数的双侧t检验。 结果:各组模型在用药后各时间点,创愈液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愈合组织中TGF-β1、EGF的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创愈液组与湿润烧伤膏组在前期(3d-14d)比较(P<0.05),而在21d比较(P>0.05)。 结论:1.采用铜棒烧伤仪(100℃)接触15s,使之形成直径约为2.0cm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深Ⅱ°烧伤创面,成功建立SD大鼠深Ⅱ°烧伤模型。2.创愈液对TGF-β1的表达能够显著加强,进而更好的加快创面的愈合。3.创愈液对大鼠深Ⅱ°烧伤的创面愈合效果显著,尤其对EGF的高表达,使肉芽组织内新生毛细血管增生活跃,并能明显减轻创面的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