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且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区耕地的65%左右。随着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对中低产田粮食生产潜力的挖掘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对中低产田的研究以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在县域层次和省域层次上,利用粮食单产法和障碍因素法研究东北地区中低产田空间分布特征;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1990-2010年东北三省分县农业资料,基于粮食平均单产法计算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中、低产田区面积比例,结合ArcGIS绘制不同时期中、低产田的空间分布图,同时分析东北三省中、低产田在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态势;选择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瘠薄褐土型中低产田进行案例分析,构建瘠薄褐土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平均产量法、障碍因素法和地力等级法计算东北中低产田面积分别1204.97、1613.45、2208.62万公顷,分别占各自统计总量的65.19%、65%、99.5%。其中平均产量法是一个相对概念,障碍因素法是一个绝对概念。2.在省域层次上,将东北中低产田按障碍因素类型划分为渍涝型、瘠薄型、侵蚀型、盐碱型、风沙型、其他类型等6种主要类型。这几种类型占中低产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4.9%、15.2%、32.3%、16.2%、6.4%、5.0%。其中黑龙江省主要类型为侵蚀型、渍涝型和盐碱型,吉林省主要类型为瘠薄型,辽宁省主要类型为瘠薄型和侵蚀型。3.在县域层次上,东北中产田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部、三江平原南部、辽河平原西部区和辽东半岛地区,低产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北部地区、东北的东部山区和三江平原地区。4.在中低产田区时空变化上,利用从1990到2010年五个时期的数据发现,中、低产田区所占面积比例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而且两者总比例基本维持在63.8%-67.1%区间波动。在空间变化上,高、中、低产田区呈现圈层分布,高产田区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中低产田区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转换频率较高,中、低产田区向高产田区转化的频率不高。5.针对瘠薄褐土中低产田的“薄、板、瘠、馋、干”问题,总结出“深耕-秸秆集中深还田-覆膜”综合治理模式。此模式在地力培育、水土保持、产量提升等方面都展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