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现象错综复杂,这些复杂的联系反映着现象中所存在的规律性和偶然性,因此就使得物理的研究过程较为复杂。正是出于对复杂物理情境的研究需要,人们往往会将实际的物理学问题进行简化处理,以便于进一步的着手分析。简化处理具体为保留整个过程的主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科学地抽象实际问题的本质特征,构成一个结构体系,一个能反应物体本质的理想物理概念或实物的体系。这种理想的结构就称之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对物理概念、定律的集中概括,是物理思想的凝聚体现。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需要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研究分析问题,相应的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体系教学时,需要培养学生模型构建的思维能力。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形象化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难点,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框架建立的更加系统化。物理模型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化繁为简降低物理分析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重难点,还具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物理思维、提升创新意识、开阔视角等作用。将已学习的物理知识迁移应用于实际问题,合理构建对应的模型抓住要领会更轻松地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有效运用物理模型可以帮助教师达到增效减负的作用--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成效。可以说,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就如同打开物理这座知识大厦的敲门砖,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有效使用物理模型,都对其自身大有裨益。当然,在使用物理模型的同时,也要注意物理模型在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毕竟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科学使用才会使成效更显著。本课题将对目前高中涉及的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物理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意义展开论述;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梳理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特征与实施策略,结合教学实际对模型构建实践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物理模型构建教学实践、物理学习模式。在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实践进行研究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阐述研究意义。并查阅大量已有文献,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后,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理论综述,对物理模型及模型构建所涉及的理论进行整理与介绍,并对中学物理常见模型进行梳理与分类,研究模型构建的方法、功能;从教育心理学等角度论证模型构建的教学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模型构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针对性选择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际情境中模型构建能力及对对教学内容、方式的倾向性。整理调查结果,对学生模型构建的实际能力进行分析,反馈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教学效果给出相应的有效建议。第四部分为模型构建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的研究,结合高中物理模型构建的教学意义,整合并归纳模型构建的实施策略。第五部分为模型教学的一般操作程序,从前期准备、课堂教学活动、课后评价反思选取部分教学内容详细设计教学方案,并对模型构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第六部分为模型构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结合模型构建的方法,基于模型构建情景多样性、方法多元化、学生主体性、科学可行性、简单性的教学原则,提出模型教学实施主要由五个教学阶段构成:情景分析—模型构建—模型分析—模型处理—模型拓展。结合以上实施策略,根据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学生实际建模能力,对模型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调查整理最终的实践结果,对模型构建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