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技术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营养和结构性质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是我国产量最高的淡水鱼,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肌原纤维蛋白作为鱼肉蛋白的主要成分,对鱼肉的很多加工特性有重要影响,但是其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较差,凝胶性较海水鱼差,严重的制约了草鱼鱼肉蛋白的广泛应用。为了改善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性质,提高草鱼的利用率,对草鱼蛋白进行改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超声波对其安全和结构性质的影响,并对超声波促进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超声波处理后,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均明显提高,乳化性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和超声时间的延长基本呈上升趋势,起泡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是超声波处理使蛋白质分子展开,表面疏水性增强,粒度减小所致。超声波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增比黏度有所下降,热变性温度升高,热焓值降低,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结构稳定性提高。超声波处理不会引起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化,对蛋白质的营养性无明显影响。2.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经超声波处理后,粒度减小,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且内源性荧光强度降低,分子内部埋藏的疏水性位点逐渐暴露,表面疏水性增加,超声波处理具有削弱加热对稀溶液中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的变性聚集作用,能抑制稀溶液中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共价和非共价交联;超声波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巯基含量呈下降趋势。3.超声波处理后,草鱼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紫外吸收强度增加,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含量降低,而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增加,超声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分子刚性结构减弱,柔性结构增加,分子由有序变得无序,二级结构发生变化。4.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经超声波处理后凝胶的质构特性、持水性、持油性、白度等明显优于天然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凝胶强度由57.41±1.34g提高至222.77±2.86g。肌原纤维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的凝胶特性优于肌原纤维蛋白单独成胶的凝胶特性。经600W超声波处理时,凝胶特性可达最佳。5.超声波处理后,草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巯基含量减少;凝胶细腻、致密而均匀,品质更优;蛋白溶液的粘度降低;溶液的G′和G″明显高于未处理的肌原纤维蛋白;肌原纤维蛋白热致凝胶的形成包括凝胶形成阶段、凝胶裂化阶段、凝胶强化阶段,各阶段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分别分布在20~46℃、46~56℃、56~85℃。蛋白质凝胶网络结构形成过程中弹性成分多于粘性成分,即G′值始终大于G″值。超声波处理后的肌原纤维蛋白样品在加热过程中G′值和G″值均高于原样,且超声波功率越大越明显,说明超声波处理有助于形成弹性更好的凝胶网络结构。
其他文献
<正>水产品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具有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其中风味又是评价产品好坏的重要指标,水产品的风味由气味和滋味组成,气味指能够引起嗅觉反应的物质,
地质测量工作是收集工作区内所有的地质资料和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地质测量把出露于地表的所有地质体反映在平面图上,系统地研究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产等
豆奶粉富含优质植物蛋白和大豆异黄酮,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且不含胆固醇、成本较低,深受消费者喜爱,很多女性已将其代替奶粉作为日常生活的饮品。超微绿茶粉是利用
以壳聚糖为主要代表的海洋多糖是蕴藏量丰富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抑菌特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能力、渗透性与加工性能,所以围绕壳聚糖等海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装置研究了苯酚、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有机物降解机理,证实了在有机物电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在于体
介绍了水稻冷害类型与作用机制,分析了水稻耐冷性研究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综述了水稻冷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果醋收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果醋饮料营养价值高、口感较好,发酵过程简单,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葡萄所生产的果醋产品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对于
概述了耐酸性α-淀粉酶的产生菌的来源、先进的粗酶分离纯化技术以及酸性α-淀粉酶的特性,介绍了国内外获得高产酶菌株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耐酸性α-淀粉酶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
诱导大盐湖卤虫 (Artemia .francisana)和东营卤虫 (Artemia.sinina)产休眠卵 ,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最适终止滞育的方法 ,结果表明 :用 2 0℃冰冻 2 0d ,3%的H2 O2 15min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