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经济学来看,教育活动的实质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由此产生教育成本问题。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一方面需要政府投资;另一方面又要求个人缴纳学费。教育成本是政府投资和确定学生收费标准的依据。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研究其学生培养成本不仅是解决政府合理投入和确定高等师范学生学费标准的方法。从管理的角度它还能有效促进高等师范院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和遏制教育乱收费行为,为政府的宏观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但由于成本核算内涵丰富、技术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等原因而使计算复杂,因此我国在开展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方面进展缓慢。学术界提出了几种计算成本的方法,这些方法多限于理论探讨和状态描述层面,从应用层面,对于全面反映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成本的简便易行且得到大家公认的计算方法,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尚未发现。本文试图解决高师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理论是实践的向导,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效率为理论基础,以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培养一个师范生应该耗费的人、财、物三大类要素最低成本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相对统一、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成本计量方法,选择一所高师院校为例,对培养成本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培养成本与高校教育经济效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对策。探讨学生培养成本要从成本的构成要素开始,在参阅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一定修正的基础上,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四大类。人员支出主要包括对校内教职工的支出;公用支出主要包括校、院(系)两级管理层面上的教学辅助活动的支出;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包括了办学基础设施和资源配置的支出;其他支出是除上述三项以外的与学生培养成本有关的支出。然后,以数学模型分析的方式建立了成本计量方法。依据有代表性的指标确立每项成本要素的核算方法和数据基础。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依照成本核算原则,以Z学院为例,笔者先运用前文建立的计量方法,结合当前技术条件,以标准计算的方法得出生均标准成本约为17643元;再使用会计调整方法,将该校会计资料转换为成本数据,得出该校生均实际培养成本约为23669元。通过对比,生均实际成本高出生均标准成本约6026元。也就是说,每培养一名师范生所花费的实际成本都要比标准成本超出34%,并且没有达到更好的教育质量。以此为结论,证实了高师院校学生培养成本的高低与其教育经济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并说明了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在自身内部管理机制、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最后,本文对研究结论做了概括总结,并回顾全文,反省了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