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根据这一标准,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规模大,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养老问题带来了各方面的挑战,传统的城市养老模式面临着较大的冲击。社区养老是指老年人既可以住在自己或亲属的家庭里,在继续得到家人关怀的同时,由社区承担养老照顾服务或由社区组织集体活动,又可以居住在社区敬老院或社区托老所,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照顾。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空巢家庭比例的增大,社区养老日益表现出强大的优越性。目前在城市,社区已成为养老服务的最佳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是我国社区养老起步比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社区养老的理论,强调了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从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出发,在肯定我国社区养老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区养老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法律法规不健全、社区养老观念认识不到位、精神赡养未受到重视等,结合相关调查数据,进一步强调我国发展和完善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再次,分析了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和做法,总结其成功经验,从中看到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的优势和亟需解决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社区养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相关法律法制建设、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力投入力度、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法律法制建设、提高全社会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关注老年人精神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