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各级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就业岗位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从统计数字看,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说明当前采取的一系列就业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就业率提高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令人担忧,结构性矛盾凸显,其中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错位现象尤为严重。一些专业甚至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这对社会来说是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对高校来说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在提升大学生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应关注就业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就业与专业的有效匹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从三个层面厘清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的现实背景,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细化和聚焦。第二,以供需关系、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理论作为理论起点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对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进行特征考察、归因分析和质性检验。第四,对以上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提炼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和展望。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在其专业领域就业是符合培养逻辑和人才定位的。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相关与否直接反映着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程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首先是一个供需问题,如果没有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就不存在就业是否与专业相关的问题,所以供求关系是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的理论前提。第二,毕业生能够从事何种类型、何种层次的工作取决于其所具有的专业人力资本类型及存量的多少。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专业人力资本,即使存在一定的岗位需求,也将无法在专业领域就业,所以人力资本是讨论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的重要着力点,是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的理论核心。第三,毕业生就业是一种社会活动,受到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等因素的干预和影响,特别是在我国“人情”社会的背景下,这层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社会资本是本研究对相关性问题作出全面解释的保证,是本研究的理论补充。这三重理论共同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特征考察来看,近几年我国高校就业与专业不相关的毕业生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平均占毕业生总数的30%左右,但由于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所以就业与专业不相关毕业生的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深造的比例远高于一般本科院校,其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比例较低,所以就业与专业不相关的毕业生多数集中在一般本科院校。另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差异悬殊,而且主观上不愿意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重要明显高于客观上被迫放弃的比重。从归因分析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兴趣和就业机会是导致其不选择在所学专业领域就业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可能影响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的变量进行检验发现实习经历、学科背景、单位性质是对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在宏观层面,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在90%左右,这说明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错配。在微观层面,人力资本因素和和社会资本因素均对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的方向不同。总体来看,人力资本指数对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呈现正向影响,占主导地位;社会资本指数对这一相关性的影响总体呈现负向。从质性检验来看,高校毕业生之所以能够进入不同行业并胜任相应的岗位是因为其具有不同的专业人力资本。专业内容泛化、专业方向模糊、专业实习“难”、“散”、“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导致大学生的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出现“断裂”现象。而在社会资本方面,先赋型社会资本存量高的毕业生更有可能在其家庭的帮助下实现“继承性就业”或“回归性就业”,从而实现阶级再生产。这使得先赋型社会资本存量低的毕业生依靠自身专业能力实现突破原生阶层就业变得更加困难,这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另一种“断裂”现象。根据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协调程度、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以及就业市场的公平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本研究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重视专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逻辑,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人力资本积累;规范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完善高校就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