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黑一雄是当代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盛赞石黑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在他的第四部小说《无可慰藉》中,主人公瑞德为治愈童年家庭创伤,选择投身工作以找寻存在的意义。然而职业成就却只给了他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事实上,他既无法借事业的成功来治愈创伤,也并非如他自己所认知的那般成功。本文借助詹姆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当代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盛赞石黑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在他的第四部小说《无可慰藉》中,主人公瑞德为治愈童年家庭创伤,选择投身工作以找寻存在的意义。然而职业成就却只给了他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事实上,他既无法借事业的成功来治愈创伤,也并非如他自己所认知的那般成功。本文借助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学理论,尝试分析《无可慰藉》中的情节动力、叙述动力和读者动力,展现作者如何通过叙事策略,呈现童年创伤对个体存在造成的巨大影响。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由不稳定因素的“生成–复杂化–解决”这一动态模式所产生的情节动力。不稳定因素是故事内部的不稳定形势,它可以产生于人物之间,人物与其世界,或在一个人物之内。小说中的不稳定因素由人物之间的疏离关系、主人公无法融入城市以及主要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构成,三者层层递进,揭示了人物的创伤困境,推动了小说的叙事进程。第二章主要探讨由紧张因素引起的叙述动力。发生在话语层面的紧张因素产生于作者、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小说中,叙述者运用非线性叙事时间、有限的全知性第一人称叙述者以及幽默和反讽的手法,极力掩盖自己的创伤经历。上述叙事手法展现了他对创伤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在叙述者和读者之间产生认知差异,由此构成了第一层紧张因素;而隐含作者的声音潜藏在叙述者声音之后,它破坏了叙述者的声音,向读者揭露了叙述者逃避创伤的行为及其创伤经历,隐含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另一层紧张因素。双重紧张因素引起的叙述动力展现了由叙述者与读者和隐含作者与读者组成的双重叙事交流。第三章主要探讨小说的叙事判断。首先,故事中主人公真实人生的模糊性构建了“文本顽症”。文本顽症激发了读者的阐释欲望,但又为阐释提供难题,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修正对主人公的伦理判断,并对主人公的真实人生作出多种阐释判断,表达了作者多元化的文学观念。其次,石黑一雄引导读者对其国际化写作方式进行叙事判断。作者童年时代从日本移居英国的经历造就了他既非日本人又非英国人的无家可归者身份,他在小说中通过构建低语境文化场景,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由个体主体与集体主体文化联系缺失导致的创伤。在《无可慰藉》中,石黑一雄通过多样化的叙事策略,实现了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多层次叙事交流,彰显了他通过小说来理解创伤个体和探寻人性的叙事意图。在小说中,作者以人物的童年家庭创伤为隐喻,展现了个体存在在当今巨变世界中的虚无感。同时,通过揭示人物的创伤经历,石黑一雄告诫读者,要想找到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及存在的意义,或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或在追求永恒的艺术中超越自我,而非逃避创伤。
其他文献
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已出版作品均展现了对记忆的深刻关注。目前,国内外针对记忆主题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仍然缺乏对于石黑一雄作品个体记忆困境的分析与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长日留痕》《被掩埋的巨人》《克拉拉与太阳》,探究个体的记忆困境。第一章探讨个体的回忆策略,从个体的自我欺骗、集体遗忘下追寻记忆以及还原过往的陌生化叙述三个层面对个体的记忆策略进行阐释,揭示人物的记忆
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1850)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之作。《红字》以其经典的文学价值、深邃的思想主题和精湛的写作技巧受到了众多评论者和读者的关注。该作品自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语言,为许多电影、电视和舞台改编作品提供了创作灵感。所有改编本中,由罗兰·约菲指导、黛米·摩尔主演的1995年电影改编本对原著改编较大,备受争议。而对该电影改编本的评论
作为常年旅居欧洲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持续书写欧美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探讨世界主义议题。同时,詹姆斯也非常关注女性群体,其大部分小说以女性人物为主角,描绘她们的生存困境。本论文以詹姆斯晚期代表作《鸽翼》为研究对象,考察小说中世界主义的具体呈现方式,指出詹姆斯有意识地在世界主义的向度上纳入性别元素,以期改造维多利亚时期的世界主义话语,应对利益至上、文化贫瘠的社会现实问题。论文以阿曼达·安德森所界定的
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1899年出版的科幻罗曼司《当沉睡者醒来》(When the Sleeper Wakes)是其未来想象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化了他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小说借由主人公格雷厄姆的见闻感知,呈现出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揭示出人性在权势、金钱和机器操控下的扭曲。威尔斯在此书中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巨大的变革吸引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关注,而乔治·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小说大多以一个身处社会转型中的村镇为背景。通过对这样一个村镇的描写,艾略特展示了时代变化的方方面面并表达自己对变革的思考。本文以《米德尔马契》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小说中对米德尔马契镇的共同体书写与19世纪流行的阐释社会结构和变化演进的理论——社会进化论之间的联系。第一章探讨了艾略特对新共同
威尔斯的《厨房水槽》和威斯克的《掺麦粒的鸡汤》在戏剧情节、人物与主题层面都具有呼应关系,两部戏剧中普通工人的不同困境展现了1950到2010年代资本主义对英国底层人民更加潜移默化的操控。作为现实主义戏剧,厨房水槽剧描绘了英国底层工人家庭最真实的生活样貌。《掺麦粒的鸡汤》和《厨房水槽》中,两代工人主要遇到的是个人志向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掺麦粒的鸡汤》侧重20世纪中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衰落环境下工人
安·恩莱特(1962-)常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当代最独树一帜的爱尔兰作家之一。近年来,恩莱特的布克奖获奖作品《聚会》在学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策略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发掘。本篇论文以《聚会》中的身体意象、身体特征、身体体验和身体想象为分析对象,认为恩莱特通过书写身体,表达对爱尔兰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现实关照。本论文结合创伤后果研究,女性书写理论和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剖析恩莱特的创伤身体书
伊恩·麦克尤恩被许多评论家和读者公认为当代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之一。然而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对他的布克奖获奖小说《阿姆斯特丹》褒贬不一。小说讲述了两个朋友在参加完他们一位共同的朋友的葬礼后互相谋杀的故事。一方面,麦克尤恩希望读者相信在疏远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人公们的利己主义足够能解释这场悲剧的发生。但读者很容易会忽视一个事实,《阿姆斯特丹》是一部关于空间意识的小说。本论文将艺术,身份和隐秘与三位主人公
《拾骨》作为美国非裔作家杰丝米妮·瓦德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卡特里娜飓风背景下居住在密西西比州的非裔美国人的生活。论文聚焦小说中非裔美国人的恐惧情感,借助恐惧情感的运行机制,从情感表征、情感成因和情感积极力量三方面展开论述。人物恐惧情感表征的源头分别是自然灾害、资源匮乏和内部分化,主要成因包括地域弃置、种族经济和父权社区,恐惧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人物尝试突破、挣脱困境的推动力。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本论文主要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分析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中白人悲剧性结局的形成原因。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白人失去了殖民时期拥有的特权。他们陷入了肉体上、精神上、财产上的多重困境。库切认为,造成困境的原因既体现在白人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也在于黑人无法放下殖民历史,一味向白人寻求报复,而在这两者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主奴对立的权力关系。本论文旨在论证如下观点:南非白人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是殖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