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中小企业总数占企业数量规模的99%以上,从所有制结构看,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中小企业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管理结构简单,激励机制充分。在几乎所有竞争性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中,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就出口而言,遍布城乡的各种所有制中小工业企业,尤其是广大乡镇工业企业,提供了绝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制成品。此种格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中小企业必将长期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支柱。研究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以及拓展出口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为中小企业政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从而为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既关系到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又是重要的贸易政策问题。 全文根据研究顺序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涉及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以及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必须涉及的一些基础问题。包括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以及相关指标体系的选择,国内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规模和行业,地域,所有制结构,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中小企业与规模经济的关系等内容。 第二部分对中小企业出口问题进行具体研究。文章从比较优势角度,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出口商品结构及其发展演变的一般趋势,并结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分析,论证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对于发挥比较优势,进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特殊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作为中小企业出口主体的乡镇企业出口状况的分析,并以浙江省的情况为样本,分析国内中小企业出口的规模,结构与方式,以及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和扩大出口面临的制度与技术障碍。 第三部分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理念,政策框架和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专门政策体系进行研究,并试图提出实际可行的政策建议。 上述三部分内容共分为七章。 论文第一章“中小企业的范围,特征与发展趋势”对国内外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小企业定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涉及质与量两方面。目前国内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中小工业企业界定标准。由于在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上存在的问题,这一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企业规模界定标准的确立,需要在立足国情,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这一章同时对现代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论文第二章“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规模,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地域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论文第三章“中小企业理论研究综述”对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有关中小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评价。传统中小企业理论的核 心,是强调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具有特定优势,并成为其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值得指出的是,新古典学派的中小企业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局 限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本章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并结合各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 试图证明,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与大企业之间的纵向分工和小企业相互之间的横 向分工实现内部规模经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竟争实力。同时,还可以通过 中小企业群,专业生产区等模式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作者进一步认为,目前制约国 内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中小企业相互之间分工专业化发展的根源,在于长 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因此必须尽快调整这样的经济 组织,使之与现代工业要求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结构相适应。 论文第四章“出口贸易,比较优势与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与中国出口贸 易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论述。文章通过对90年代以来出口在促进国民经 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的多方面作用的分析,论证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结 构转型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出口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扩大出口的现实可能 性。认为,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趋势判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出口的发展,不管 是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扩大出口的方式与途径,是本文关注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出口的相当 部分是与国外在华直接投资相联系的加工贸易出口。这种出口方式有效利用了我国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贸易方式毕竟是一种自我循 环的,周转性的出口,对国内产业结构进步的贡献相当有限,同时也易受世界范围 景气波动的影响。作者认为,今后我国出口政策与贸易方式的着眼点,应当放在以 国内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一般贸易上。而一般贸易的商品结构,不能脱离我国资源禀 赋的现实状况。在很长时间内劳动密集型制成品还将作为出口商品结构的主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