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PPP)是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就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所建立的相互合作关系,并以契约方式确定各合作方的权利与义务。近年来PPP模式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体制及法制不健全、风险因素制约、融资困难、利益分配过程不够合理等问题。为了解决PPP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及公私两方利益的均衡分配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其更深的利益结构和内在关系,使得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都能获得彼此认可的最大化利益。 首先,文章对PPP模式的本质特征及运作流程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它与传统政府采购模式的区别。其次,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利益均衡分配角度识别了影响PPP项目利益优化的多个相关因素,并将筛选出的财政补贴与市场定价机制作为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主要分析指标。运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理论建立既能实现PPP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又能达到社会资本方预期投资回报的最优财政补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利益均衡分配原则,采用改进的Shapley值理论对公私两方利益分配进行系数修正。模型的修正包含风险分担系数、资本要素投入比重、合同执行度和贡献度四个方面,以实现公私两方利益均衡分配。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验证了Shapley-Stackelberg博弈的PPP项目利益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文章为PPP项目的利益优化提供了较为实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它不仅丰富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机制、市场定价对于实现PPP项目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影响,也深化了Shapley值利益均衡分配的理论,可为我国PPP项目的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利益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