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梓树Catalpa ovata G.,红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var. ‘Hongye’,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等11 个树种2 年生实生苗为材料,在人工熏气室内分别进行不同浓度和低浓度不同时间的SO2 胁迫,对参试树种叶片的胁迫症状、细胞膜透性、MDA 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 活性、POD 活性、CAT 活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含硫量、气孔的频度和大小以及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面积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在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模糊函数隶属法等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各树种对SO2 的反应特性,进一步探讨了SO2 对树木的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 大多数树种在低浓度SO2 长时间胁迫与短时间高浓度SO2 胁迫条件下所出现的症状是相似的,说明每个树种对SO2的抗性都存在一个阈值。 2. 在SO2 胁迫条件下,植物一方面通过缩小气孔开度,减少SO2 进入体内,同时也限制了CO2 进入,使光合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光合色素受到破坏,也影响了光合作用,降低了光合速率。各树种的气孔开口随SO2 胁迫浓度的加大,有不同的变化趋势。七叶树和红叶臭椿的气孔开口先缩小后张大,绒毛白蜡的气孔开口先张大后缩小,这可能是这些树种为了更多地吸进氧气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其余树种的气孔开口逐渐缩小,在短时间SO2 胁迫条件下,抗性弱的树种,随SO2 胁迫浓度的加大,逐渐缩小气孔开口,以减少SO2 进入体内,这可能是植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策略,是为适应外界不良环境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3. 在SO2 胁迫条件下各树种的叶绿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随胁迫浓度加大和胁迫时间延长,所受的破坏愈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胁迫浓度的上升,鹅掌楸、朴树、绒毛白蜡和皂荚是先升后降,海州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