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关系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然而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各种关系和矛盾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的前提下,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经过数年长期跟踪,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并于最近刚刚完成的调查报告,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得出结论: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3倍。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相对于1995年上升了大概两个百分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最高的。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也引起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容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阈中探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我国政府要从新的角度入手充分认识政府应充当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缩小城乡贫收入差距。本文试图在分析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与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提出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理论基础。共分三大部分,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分配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其当代价值。其次,论述了马恩公平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涵盖从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到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公平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理论对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指出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最高的,并出现了拉大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和政策因素、城乡教育机会的差异和个体差异因素以及城乡就业差异等。这些因素合力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第三部分论述了和谐视阈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大意义。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城乡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统一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就解除了城乡和谐发展道路上的一大绊脚石。第四部分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明确了要解决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应该继续进行社会制度改革,从政策上保障社会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政府决策由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发展的转化。本文力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阈中,探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问题,创新之处在于,本文从更微观的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可以提供大额资金的优势,创新开发性金融建设;政府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力图做好服务型政府,创造宽松环境,不仅注重农民“走出去”,更要注重怎么样使他们再“走回来”反哺农业。力图从根源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保证中国社会的公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