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BMSCs;⑵构建SD大鼠T10脊髓钳夹损伤模型,研究早期静脉注射BMSCs对SCI后小胶质细胞活性和炎性反应影响,从而为阐明BMSCs调节SCI后脊髓内免疫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⑴采用差速贴壁法从SD大鼠股骨及胫骨分离培养BMSCs。通过向成骨样细胞、成脂肪样细胞及成神经样细胞分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物CD29、CD34、CD45和CD90的表达来鉴定BMSCs。⑵应用钳夹法制备SD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组建立假手术组、对照组及处理组,伤后5小时内对处理组尾静脉注射BMSCs悬液,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无血清L-DMEM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术后1d、3d、7d、14 d、21d的脊髓损伤区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观察各组术后1d、3d、7d、14 d、21d相应时间SD大鼠后肢神经功能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 ,BBB);利用ELISA法观察各组术后6h、12h、24h、72h脊伤髓损伤处IL-1β含量变化;结果:⑴分离出的BMSCs体外培养呈克隆式生长,增值速度快,经成骨、成脂肪及成神诱导培养后出现相应的诱导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体外培养BM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明标志CD34、CD45。⑵对T10脊髓钳夹后,SD大鼠出现典型的截瘫症状。对照组和处理组各时段(1d、3d、7d、14d、21d)OX-42平均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处理组各时段(1d、3d、7d、14d、21d)OX-42平均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损伤组和治疗组BBB平均评分值在损伤后1d、3d、7d、14d、21d均小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与损伤组BBB平均评分比较, 1d、3d、7d无差异(P>0.05),14d、21d高于损伤组(P<0.05)。损伤组IL-1β平均含量在损伤后6h、12h、24h、72h均高于治疗组和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IL-1β平均含量在损伤后6h、12h、24h高于假手术组(P<0.05),72h无差异(P>0.05)。结论:⑴差速贴壁法能够快速分离培养出高纯度SD大鼠BMSCs;⑵早期静脉注射BMSCs能够抑制SD大鼠脊髓损伤处MC活化及IL-1β分泌,促进后肢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