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通过培养皿法初筛、温室盆栽法复筛和田间小区试验,对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新研制的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化合物4-(2-甲基-4-氯苯氧乙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甲酸甲酯(试验代号P
【出 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培养皿法初筛、温室盆栽法复筛和田间小区试验,对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新研制的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化合物4-(2-甲基-4-氯苯氧乙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甲酸甲酯(试验代号P0603)和4-(2,4-苯氧乙酰氨基)苯磺酰氨基甲酸甲酯(试验代号P0406)的除草生物学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其除草活性、杀草谱、使用方法和时期、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其商品化及安全、科学、有效地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所得结论如下:1.P0603和P0406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尤为显著。可适用于阔叶杂草的整个生长期,在禾本科杂草4~8叶期使用效果较好。这两种除草剂的活性均高于对照除草剂磺草灵,低于二甲四氯。P0603较P0406的除草活性好。2.田间除草试验表明,在剂量2.0~7.5 kg a.i./hm2范围内,P0603对秃疮花、播娘蒿、蛇莓、窃衣、藜、葎草、卷耳、荠菜、夏至草、婆婆纳、铁杆蒿、斑种、附地菜、黄花蒿、猪殃殃、小飞蓬、泽漆和莎草等杂草具有80%以上的防效;P0406能有效防除藜、葎草、铁杆蒿、猪殃殃、附地菜、小飞蓬、斑种、黄花蒿等杂草。P0603对看麦娘、莎草和秃疮花的防效优于对照除草剂二甲四氯。3.盆栽试验表明,P0603和P0406土壤处理杀草效果比茎叶处理好,有效剂量应大于或等于2.0 kg a.i./hm2。4.使用剂量大于或等于1.0 kg a.i./hm2,P0603茎叶处理对阔叶作物苜蓿、油菜、番茄等会产生药害,而低于4.0 kg a.i./hm2和2.0 kg a.i./hm2分别对小麦和玉米生长无影响。P0603土壤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的最高安全剂量是5.0 kg a.i./hm2。P0406在2.0 kg a.i./hm2茎叶处理对小麦较安全,对油菜、白菜、玉米不安全,不能土壤处理用于小麦和油菜。5.P0603能用于小麦和玉米田间除草,在小麦4叶期,玉米4~5叶期使用,茎叶处理安全用药量分别为2.0~4.0 kg a.i./hm2和2.0 kg a.i./hm2;土壤处理时的安全剂量均为5.0 kg a.i./hm2以下。而P0406只能用于小麦田除草,使用方法是茎叶喷雾,使用剂量不高于2.0 kg a.i./hm2。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情景的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阐述了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情景创设的途径。 关键词:化学课堂;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新课程突出了过程和
温州盘菜是浙江省温州地区地方特色蔬菜品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由于植物病毒侵染,严重影响其质量和产量。利用生物学技术手段培育出抗病品种是目前的
本项研究以紫穗槐刚萌发的嫩枝和大叶饲料槐的无菌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紫穗槐和大叶饲料槐的快速繁殖体系,对生根培养基进行优化;解决了试管苗生根率低和移栽成活率低等方面的问题;通过60Co-γ射线对紫穗槐丛生芽和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探索其变异的程度。研究结果如下:1.紫穗槐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 2~4 mg/L;大叶饲料槐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0.5~1.5 mg/L;两种饲料槐的最佳生
采用常规的真菌分离方法,从珍稀药用植物平贝母中分离出了10种内生真菌,并以此为对象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结合内生真菌的生长曲线,检测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得到了五种菌株;通过扩大培养,利用薄层层析(TLC)进行复筛,得到一株可能产贝母碱的内生真菌菌株P7。通过比较传统的提取工艺,并针对贝母碱的理化性质,对部分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良,得到适合实验室的提取工艺。对P7菌株进行了大量培养,由
湿地因其巨大的生产功能和生态环境效益而被誉为“人类摇篮”、“生物基因库”和“自然之肾”,湿地生态系统也因此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二十世纪以来,随着
本文以山顶存在阔叶林的毛竹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山顶阔叶林对毛竹林生产力、毛竹林笋芽分化期土壤质量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及毛竹林地下结构的影响。本文共研究了A、B、C、D四种
2005~2007年,笔者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Grus grus)的种群数量、食性和栖息地选择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2005/2006、2006/2007两个冬季的多次野外调查及详细
成功的遗传转化首先依赖于良好的受体系统的建立。幼胚是玉米转化受体系统的主要外植体,成熟胚与之相比具有操作便利,不受时间和数量限制的优势。利用成熟胚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将是一种理想的转化受体系统。但玉米成熟胚是比较难于诱导、再生的外植体,并且受到基因型的限制。如何从大量基因型中筛选可以由成熟胚高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并能高频再生的基因型一直是玉米成熟胚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作者在此领域借助多种手段进行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