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凋亡情况,研究其可能机制:并研究贝科能(复合辅酶)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本实验采用窒息(琥珀酰胆碱)合并0.5M冰氯化钾停跳液致大鼠心跳骤停,5分钟后开始心肺复苏的动物模型。健康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复苏后3小时组、复苏后6小时组、复苏后12小时组、复苏后24小时组(常规复苏组)、贝科能治疗24小时组(贝科能组)。采用酶微粒子捕捉法、荧光偏振法测定对照组及复苏后3、6、12、24小时大鼠血清中T3、T4、TSH的浓度;采用比色法测定甲状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ase活力。采用透射电镜和TUNEL标记法观察甲状腺滤泡细胞的损伤及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Bcl-2、Fas和NF-κB的表达情况。 结果:复苏后3小时血清中T3、T4浓度开始降低,并在随后24小时持续在低水平状态,而血清中TSH浓度仅在复苏后12小时出现短暂降低;复苏后各组甲状腺组织中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SOD及Na~+-K~+-ATPase活力显著降低(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复苏后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表现:核变形,染色质边集,核膜破裂,甚至核固缩;线粒体肿大,基质变淡,嵴变短甚至消失,部分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池内分离;复苏后3小时甲状腺组织TUNEL阳性数13.63±4.47个,平均灰度值56.69±3.51%。复苏后24小时甲状腺滤泡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为对照组的3.10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复苏后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及平均灰度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as、Bcl-2及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825,0.879,0.737,P<0.05)。☆节二未g大麟研充要币遴论丈 与常规复苏组比较,电镜下贝科能治疗组甲状腺细胞仅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池内分离,核形态基本正常,核膜完整,部分染色质边集。血清T3、T4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明显高于常规复苏组(P<0 .05)。甲状腺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及Na+一K+一ATPase活力显著升高(P<0.05),Fas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 .05),Bd一2与NF一B的表达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 .05)。 结论:CA及cPR后大鼠存在急性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氧自由基(OFR)介导的脂质过氧化、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细胞凋亡增加在复苏后甲状腺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凋亡相关基因Fas、Bcl一2及转录因子NF一K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的调控: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是CPR后大鼠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重要机制之一;贝科能通过提高Na+一K十一ATPase活力改善组织细胞能量代谢,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下调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从而减轻由于缺血再灌注(I/R)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对CPR后大鼠甲状腺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