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加重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促进肝细胞肝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异常激活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protein tyrosinekinase,JAK)/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促进肿瘤的进展,但其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病机制中的研究仍较少。本实验通过体外研究探讨IL-6/JAK/STAT3和Smad3(Sekelsky mothers against d PP 3,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EMT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 G2、Bel7402、MHCC97H、HCCLM3,依据四种肝癌细胞株中的磷酸化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phosphorylated 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情况,选择肝癌细胞株Hep G2、HCCLM3进行研究。分别或联合予TGF-β1、IL-6、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处理肝癌细胞株Hep G2、HCCLM3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锌指转录因子(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al factor,Snail)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 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3/STAT3、p-Smad3(phosphorylated Sekelsky mothers against d PP 3)/Smad3及EMT相关分子标志物Snail、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波形蛋白(Vimentin,Vi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以TGF-β1(0,2,5,10ng/ml浓度)孵育肝癌细胞株(Hep G2)24小时后,首先,我们观察到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逐渐失去原有的极性,由圆形或者椭圆形(上皮表型)逐渐转变为梭形或者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表型(间质表型),随着TGF-β1孵育浓度的增高,间质表型的改变也更加明显,以TGF-β1 10ng/ml浓度孵育的作用最显著;其次,我们收集Hep G2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检测,发现TGF-β1处理Hep G2细胞24小时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Vimentin、Snail、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与TGF-β1的剂量成正相关,而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随后以TGF-β1 10ng/ml浓度孵育肝癌细胞株Hep G2不同时间点(0,0.5,1,2,4,8小时)后,我们收集Hep G2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检测,发现随着TGF-β1孵育时间的延长,p-STAT3、Snail、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STAT3、Smad4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证明TGF-β1可诱导肝癌细胞株Hep G2的EMT转化,以TGF-β1 10ng/ml刺激8小时效果最显著。以IL-6(0,50,100ng/ml浓度)孵育肝癌细胞株(Hep G2和HCCLM3)1小时后,我们收集Hep G2、HCCLM3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检测,发现在这两种肝癌细胞株中,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随着IL-6孵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以IL-6 100ng/ml浓度组p-STAT3蛋白上调最明显。分别或联合予TGF-β1 5ng/ml、IL-6 50ng/ml孵育肝癌细胞株Hep G2、HCCLM3 1小时后,首先,我们收集Hep G2、HCCLM3这两种细胞后提取细胞m RNA行q RT-PCR检测,发现IL-6+TGF-β1联合处理组较单用TGF-β1组的Snail m RNA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TGFβ1+IL-6 versus TGF-β1:Hep G2 p=0.003;HCCLM3 p=0.008);其次,我们收集Hep G2、HCCLM3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检测,发现在这两种肝癌细胞株中IL-6+TGF-β1联合处理组相比于单用IL-6或TGF-β1组的p-Smad3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显著降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证明IL-6+TGF-β1联合处理组较单用IL-6或TGF-β1组促进肝癌细胞株Hep G2、HCCLM3发生EMT的效果更显著。AG490是一种JAK2的特异性抑制剂,以AG490(0,50,100u M浓度)孵育肝癌细胞株(Hep G2和HCCLM3)4小时后,我们收集Hep G2、HCCLM3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检测,发现在这两种肝癌细胞株中,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随着AG490孵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AG490 100u M浓度组p-STAT3蛋白下调最明显。分别或联合予TGF-β1 5ng/ml、AG490 50u M孵育肝癌细胞株Hep G2、HCCLM3 4小时后,首先,我们收集Hep G2、HCCLM3这两种细胞后提取细胞m RNA行q RT-PCR检测,发现AG490+TGF-β1联合处理组较单用TGF-β1组的Snail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AG490+TGF-β1 vs TGF-β1:Hep G2 p=0.013;HCCLM3 p=0.022);其次,我们收集Hep G2、HCCLM3细胞后提取细胞蛋白检测,发现在这两种肝癌细胞株中AG490+TGF-β1组相比于单用TGF-β1组的pSmad3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同时显著升高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证明AG490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株Hep G2、HCCLM3的EMT发生。结论:STAT3在TGF-β1诱导的肝癌细胞EMT发生过程中作为一个正向调控因子,STAT3信号转导可加重TGF-β1诱导的体外肝癌细胞EMT的发生,从而加重肝细胞肝癌的进展。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具有向特定器官转移的倾向,其中最常见的转移
目的:通过比较肾阻力指数(renal resistance index,RRI)、血浆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plasma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p NGAL)及血浆前脑啡肽(pl
目的:探讨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纹状体HCN4通道的表达变化及与GABAB受体的关系。方法:选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6~9周龄,体重180~220g。于实验开始1、3、5、7d分别腹腔注射
明中后期,杨慎以其出众才学于当时文坛声震一方。凭借其渊博学识,杨慎创作出一套严密的诗学体系。这一诗学理论体系不仅在当时复古声势正炽的文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对于后世
背景精神性疾病常伴随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表达异常,激活外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精神性疾病相关的大脑内小胶质细胞,使体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异常增高,而研究发现在抑郁症患者体内发现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且小胶质细胞炎性活化伴随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s)、NF-κB-P65信号通路改变。本实验以BV-2小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脂多糖(LPS)和MKP-
目的感染在流行病学上与多种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功能障碍症相关,如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临床上治疗以上血液疾病通常采用HSC移植。从疾病发生机制的角度全面揭示炎症对HSC的影响对治疗各种血液病具有重要意义。EDAG(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是一种造血组织和细胞特
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国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恶劣,以低温冷冻害、大风、冰雹、洪涝寒潮和雪灾为代表的气象灾害频发,成为了严重制约了我国寒地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威胁乡镇居民
[目的]大量研究证实识别与鉴定能够预测膀胱癌对顺铂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个性化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指出AKAP13基因及其剪接异构体在一些肿瘤的耐药机制中占
在现今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胡风新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身份一直被强调,而作为旧体诗人的胡风却鲜少有人关注。本论文旨在讨论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论。根据胡风的人生经历、文
目的:紫杉醇作为临床上的抗肿瘤药物,已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患者的抗肿瘤治疗中,但它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剂量依赖的神经毒性,即紫杉醇诱发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