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状髂骨自体移植修复齿槽裂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颗粒状髂骨自体移植修复齿槽裂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影响植骨成活的因素,同时探讨植骨术同期利用髂嵴软骨支架修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8~19岁需做齿槽裂植骨术的患者37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以估计裂隙区骨缺损体积,测量鼻唇部5个线性测量项目,即上唇高、唇宽(游离缘)、鼻孔内宽、鼻孔内高及鼻翼基底宽。手术采用自体髂骨的松质骨以颗粒状游离移植填入齿槽裂,关闭裂隙及口鼻瘘;去除上唇明显疤痕,髂嵴软骨雕刻后填于鼻背、鼻小柱及鼻翼处以起支撑作用,改善唇裂术后唇鼻畸形。于术后3个月~2年随访患者,再次拍摄锥形束CT,估计植骨区新生骨的体积,观察其伤口愈合、尖牙萌出情况、鼻畸形改善情况,并对唇鼻部5个线性测量项目进行测量。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术后临床效果与裂隙类型、手术年龄、手术类型的关系及齿槽裂植骨术同期修复鼻唇畸形对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改善情况。结果(1)37例患者口腔植骨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裂开、植入骨排出等并发症;37例供区切口中仅有1例术后1周伤口部分裂开,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红肿渗出等炎症表现及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术后1年髂嵴伤口均无疼痛、行走正常、无跛行。(2)37例齿槽裂的患者行口鼻瘘修补术,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瘘孔均完全关闭,未见口鼻瘘复发、无食物逆流鼻腔的情况。(3)37例齿槽裂植骨术患者(7例双侧齿槽裂)中术前34颗尖牙未萌出,术后1年见自植骨区完全萌出尖牙19颗,占55.88%;部分萌出10颗,占29.41%;未萌出5颗,占14.71%。(4)44侧齿槽裂植骨术临床成功率为61.4%;单侧裂隙组、8~12岁手术年龄组、手术类型简单组齿槽裂植骨术的临床成功率较高;(5)齿槽裂植骨同期修复鼻唇畸形术后患侧与健侧上唇高、唇宽(游离缘)、鼻孔内宽、鼻孔内高及鼻翼基底宽的差值均低于术前差值,即意味着面部更趋于对称。结论(1)颗粒状髂骨松质骨作为齿槽裂植骨术的供骨源,术后效果好,且并发症少。(2)植骨区伤口无张力缝合是齿槽裂植骨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颗粒状髂骨自体移植修复齿槽裂的最适合年龄为混合牙列期(9~11岁)。(4)齿槽裂植骨术临床成功率与裂隙类型、手术年龄、手术类型等有关。(5)齿槽裂植骨术同期髂嵴软骨移植修复鼻唇畸形,可有效改善患侧鼻翼、鼻底塌陷状况,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次数少、术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其他文献
剂量的准确性是放射治疗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超过5%的剂量偏差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导致肿瘤控制失败,为在放射治疗的整体过程中达到5%的准确性目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一发自伦敦戏剧界约翰牛特别引为自豪的有:他那值得称道的宪法,他自己也不熟悉的密尔顿,他特别熟悉的猪肉馅饼,最后一按其喜爱的顺序,而不是按其意义——才轮到他的威廉·莎
柏木,是川中丘陵地区主要的乡土用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川中丘陵区的土壤为紫色土,本身就有养分瘠薄的特点,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对胁迫的抵御能力也比较低,再加上人们对
目的本实验旨在扩增BMP2和TGFβ3基因,并构建含有BMP2和TGF-β3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工ERS-BMP2-TGFβ3,为研究双基因共转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体内的表达情况和可能存在的
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它改变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面貌。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
<正>一、问题的提出直觉思维的创造性教育价值,如同物理教育研究中的其他基本问题一样,总是随着人们对其本质认识的深入而逐步发展的。在物理教育中,直觉思维是不可取代的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合营等方式提高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对不合理兼并的控制也日益成为我国反垄断执法的重要内容。我国《反垄断法》第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常被称为“冠心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的病
为考察醋制对黑豆蛋白含量及多肽ACE抑制活性的影响,为对黑豆醋浸过程中蛋白组分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并对相应ACE抑制肽活性进行测定。黑豆经醋浸不同时间后,采用顺序抽提法
<正>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冲撞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