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我国城镇化存在“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等突出矛盾与问题,而空间关联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扬州,伴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有产无城”、“有城无产”两类矛盾均较为突出,探讨居住、工业、服务业空间的关联性,可揭示该类城市的产城融合轨迹,找出产业、城镇空间的优化路径。本研究以扬州市主城区居住空间为切入点,借助微观手段分析了居住空间的物质、经济、社会三层结构特征,揭示了居住空间与工业、服务业空间的一般关联过程和机理,针对“有产无城”、“有城无产”两类问题进行区域诊断,提出空间优化路径。主要结论如下:扬州市居住空间现状及空间特征。居住空间按开发方式和形成年代可分为古城区、单位社区、商品房社区、保障房社区4类空间,各类居住空间的物质、社会和经济特征具有显著差异。(1)古城区居住空间位于内城区,空间结构形成于明清时期,以独门院落形式为主,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居民收入相对较低。(2)单位社区形成于计划经济或双轨制时期,多位于外城区,一般围绕企事业单位分布,以低层或多层住宅为主,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复杂,租住人口相对较多,单位社区居民收入与单位性质关联明显。(3)商品房社区主要形成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多分布于近郊区,以近年来开发的新城最为密集,以多层和中高层住宅为主,中年人口比重最高,人群收入相对较高。(4)保障房社区以2000年为界,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分布于单位社区外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对薄弱,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后期多位于近郊区,以组团形式分布,产城融合较好,青年人口比重显著提高。扬州市居住空间演化过程与特征。(1)居住空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福利住房与市场化双轨制时期(1979—1998年)、住房体制市场化全面推进期(1999—2009年)、住房体制市场化调整完善期(2010—2017年)5个时期的演化过程,各时期居住空间在宏观空间格局、微观空间形态差异显著。(2)居住空间数量增长经历了“慢—快—慢”的波动过程;空间演化方向经历了“均衡—不均衡—均衡”圈层扩散过程。(3)居住空间关联经历了服务业—工业—服务业—多产业综合作用的空间主导过程;空间形态经历了与生产空间融合—分离—再融合的空间演化过程。扬州市居住空间与工业空间关联格局。居住空间与工业空间关联主要体现在空间扩张方向的关联性和空间形态的关联性。(1)空间扩张方向的关联性。工业空间扩张对居住空间扩张有较大影响,改革开放前,两者方向关联更高;改革开放后,两者扩张方向逐渐分离。工业空间扩张速度快于居住空间扩张,居住空间扩张受到环境条件、公共服务配套等多重因素影响,有一定滞后性。(2)空间形态关联性。居住—工业空间关联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关联形态,分别为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混融同心圆形态、计划经济时期的居住—工业随机融合形态、福利分房与市场化双轨制前期的居住—工业相邻融合形态、福利分房与市场化双轨制后期的居住—工业分离融合形态、住房体制市场化全面推进期的单向居住—工业独立扩张形态、住房体制市场化调整完善期的产城有机融合形态,总体表现为融合—相邻—相离—再融合的演化趋势。扬州市居住空间与服务业空间关联格局。居住—服务业空间关联主要体现在空间扩张方向的关联性和空间属性的关联性。(1)空间扩张方向的关联性。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居住—服务业空间关联度不高;福利住房与市场化双轨制时期(1979—1998年),居住—服务业空间关联度有所提升,但关联方向不明显;住房体制市场化时期(1999—2017年),居住—服务业空间关联方向协同性提升,但服务业空间中心变动相较居住空间存在时滞效应。(2)空间属性的关联性。基于目视调查方法获取了主城区460个小区居住空间的物质、社会、经济特征数据,将之与服务业的POI数量、密度、多样性指标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社区居住空间15个指标中,建筑年代、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为主关联因子:建筑年代与服务业POI数量、密度呈单调负相关关系,与服务业POI多样性指数倒U形负相关关系;人口数量与服务业POI数量、密度、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年龄结构中,中年比与服务业POI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青年比与服务业POI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老龄比与服务业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居住空间关联演化过程、机理与产城融合优化路径。(1)居住、服务业、工业关联过程可分为6个演化阶段:混融同心圆形态、单向居住—工业随机融合扩张、单向居住—工业相邻融合扩张、单向居住—工业分离融合扩张,单向居住—服务业融合扩张、多向产城有机融合扩张。(2)居住、服务业、工业关联机理。房地产制度、税收制度、对外开放与全球化等宏观政策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等地方政府行为,产业要素禀赋、产业竞争力、环境外部性等产业发展因素,收入结构、生命周期、通勤结构等人口结构因素,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推动了居住、服务业、工业空间扩张方向、空间形态和空间属性关联的变化。(3)根据关联关系将产城融合问题分为有城无产、有产无城两类:有城无产问题多发于古城区、居住—工业相邻融合单位社区、居住—服务业融合商品房社区、保障房社区及其周边区域;有产无城问题多发于居住—工业分离融合商品房社区、产城融合商品房社区及其周边区域。针对各区域产城融合特点提出空间融合、文化融合、公共服务共享等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