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3D数字化模型、CBCT和头颅侧位片来评价Invisalign隐形矫治系统远移上颌磨牙的矫治效率和牙齿移动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前牙支抗单位、下颌位置及面型的变化情况,并评价隐形矫治器佩戴时间和初始磨牙轴倾度对移动效率的差异性影响。实验方法: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患者中,选取经系统临床诊断,无须采用拔牙策略并愿意选择Invisalign矫治的成年患者15例。将患者按佩戴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A(8d/副)、B(16d/副)两组。将患者初始上颌第二磨牙根据轴倾度不同分为C(≤-5°)、D(-5°~0°)、E(>0°)三组。运用ClinCheck软件设计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远移后,分别在治疗前(TO期)、治疗后(第15副佩戴完成后,T1期)拍摄CBCT、头颅侧位片,制取硅橡胶模型并进行3D扫描。通过Dolphin软件配准并测量治疗前后的CBCT、头颅侧位片,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配准并测量治疗前后的数字化模型。计算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牙根的远移效率和整体远移效率。数据整理后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综合评价治疗过程中磨牙和前牙支抗单位在三维方向上实际变化量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治疗前后下颌位置、面型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佩戴时间和不同的初始磨牙轴倾度所产生的移动效率的差异。结果:1.磨牙远移过程中的矫治效率和牙齿移动方式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移效率83.28±9.52%,牙根平均远移效率48.35±24.59%。平均整体远移效率55.02±14.63%。移动方式以倾斜移动为主。其牙冠、牙根、垂直向、轴倾度和转矩的实际变化量均与预期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相对于预期值,U7在远移过程中实际表现为颊向0.28±0.51mm,颊尖压低0.95±1.04mm,腭尖压低0.65±0.33mm的移动,且有轴倾角远中倾斜9.29±5.43°,冠颊向转矩增加 5.87±4.80°。2.治疗前后前牙支抗单位、下颌位置、面型的对比患者前牙支抗单位U1在矢状向、垂直向和转矩的实际变化量与预期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表现为舌侧移动0.38±0.36mm,伸长0.44±0.45mm和冠舌向转矩增加3.07±3.62°。而在轴倾度的变化上与预期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现为近中倾斜0.77±2.34°。患者治疗前后的下颌位置和面型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仅治疗后的下面高有统计学差异上的增加,表现为增加1.04±0.69mm。鼻唇角及上唇、下唇、软组织颏前的位置较治疗前有改善。3.A、B组患者磨牙整体远移效率的对比B组整体远移效率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A组患者整体远移效率为49.70%±9.95%,B组患者整体远移效率为61.20±13.00%。4.C、D、E组磨牙整体远移效率的对比C、D、E组的磨牙整体远移效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显著性差异主要存在于C和E之间,D和E之间。而C与D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C组整体远移效率最低为27.00±31.25%,D组整体远移效率为46.20±7.89%,E组整体远移效率最高为69.80±6.38%。5.磨牙初始轴倾度的大小与整体远移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具有显著性。结论:1.Invisalign隐形矫治系统对磨牙远中移动的矫治效率较好,但实现整体移动有时间依赖性;并受磨牙近远中轴倾度影响。因此对磨牙本身的过矫正设计要充分考虑。2.在磨牙远移过程中,前牙支抗的丧失表现为舌倾、伸长倾向;但由于后牙有少量压入,使下颌有逆时针旋转倾向。因此对前牙的支抗预备要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