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没有哲学导向的“经济繁荣”不仅是灾难性的繁荣,而且繁荣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当今时代,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发生,其深层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观问题、经济价值观问题、经济伦理观问题以及经济人学观问题,一句话,是哲学问题,经济困境源于哲学的贫困。 就生态经济来讲,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离不开哲学的终极关怀,哲学,尤其是生态哲学,是生态经济的前提。具体地讲,生态经济要想快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生态价值观的指导和生态伦理的规范,同时还必须在经济生产观和经济主体观两个方面进行变革,树立生态经济生产观,构建生态经济主体——生态经济人。也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论文《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从以下四个方面,即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价值观、生态经济伦理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由导语和三章构成,即导语,第一章 生态经济生产观,第二章 生态经济价值观,第三章 生态经济人学观(含生态经济伦理观),以此展开对生态经济哲学的研究和探索。 导语,重点论述什么是生态经济,回顾国内外对生态经济的研究,归纳生态经济的主要特点,这是论文《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导语同时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概括地说明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生态经济生产观。生产是经济的起点,因而对生态经济的哲学透视也将从生态经济的生产观开始,这是符合逻辑的。本章立足于生产力的高度,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观的重新解读、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生产力及其特征、绿色科技与生态经济生产力等四个方面对生态经济生产观进行论述。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观进行了客观评价之后,反思和批判了传统生产观的直接性、片面性、反自然性以及反人性等严重缺点,最终导致的是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资源枯竭问题的普遍化和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时代化,导致的是传统经济生产观的逐步消亡,新的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生产观的逐步形成和确立。本章认为生态经济生产观首先是一种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上的生产观,其次生态经济生产观是一种全面的生产观,其全面性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和生产过程两个方面。不仅如此,本章还论述了生态经济生产力的系统性,提出了生态经济生产力系统的概念,认为在生态经济生产力系统中,生态生产力居于基础地位,经济生产力居于主导地位,另外还有科学技术这一渗透性要素。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科技是第一生态经济生产力”的观点。 第二章,生态经济价值观。本章以大量的篇幅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经济价值观,以及与其他经济价值论的关系,如生产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工人阶级的劳动价值论,具有显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紧接着,本章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以及在当代引起的争论进行了综述,将其归为三派,即坚持和发展派、怀疑和否定派、与要素价值论融合派。在此基础上,本章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对生态经济价值论的研究和探讨,一是生态经济价值论的建构原则,二是当代价值观的两大变革,三是生态经济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四大建构原则:即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时代相结合的原则。价值观的两大转变:即在哲学层面上,是价值的生态化,即生态价值;在经济层面上,是经济价值的生态化,即生态经济价值。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生态经济的生产价值、交换价值、消费价值。 第三章,生态经济人学观。本章首先将经济伦理问题归结为经济人学问题,重点对“经济人”的演化、“经济人”的生态化、“生态经济人”等展开详细的论述。在对“经济人”演化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演化规律,1、从演化的途径来看,一是自我完善论,二是“他人”取代论;2、从演化的方向来看,“经济人”向着现实的人演化,即求真;3、从演化的动因来看,“经济人”演化的动因有三重,一是经济层面的矛盾,二是经济伦理层面的矛盾,三是经济人学层面的矛盾,即“经济人”本身的矛盾,其中,前两者是外因,第三者是内因。关于“经济人”的生态化问题,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即“经济人”需求的生态化、“经济人”理性的生态化和“经济人”人性的生态化,提出了生态需要、生态理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目的化等重要概念。“生态经济人”是本论文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并给以初步的界定,认为“生态经济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的人,但不是一个生态主义者;“生态经济人”应该是一个具有利己、理性、最大化和“文明的自利”的人,但不是一个经济主义者。除此之外,同“经济人”相比,“生态经济人”内涵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经济人”的需要与动机、“生态经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