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劣。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当前,在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发展过程中,学术性与专业性的矛盾比较突出。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工程硕士的学术性与专业性问题,探讨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美国工程硕士的发展概况,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工程硕士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的工程教育也有一定的帮助.就实践意义而言,由于美国的工程硕士所出现的问题与我国的工程硕士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本研究对于我国当前的工程硕士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阐释。第一章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某种程度而言,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程是工程硕士教育倾向于学术还是倾向于专业的较量过程。这一部分主要从美国工程硕士兴起的时间、背景、动因、发展阶段、特点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美国的工程硕士发展状况。第二章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特征。这一部分主要从美国工程硕士的招生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专业认证制度等几个方面探讨美国工程硕士的特色。第三章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与矛盾。这一部分主要从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工程研究生资助政策等方面论述美国工程硕士存在的不足。第四章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对于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启示与建议。首先,以某个985重点大学为个案研究,调查我国工程硕士存在的问题。其次,在认清美国工程硕士培养的特色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改革的对策与建议。结语部分对本研究做~简要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做一阐述。
其他文献
历经生物教学十几载,饱尝酸甜,深刻体会到,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是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增加内涵。在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只有激发
期刊
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企业精神文化,知识共享是员工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知识,使知识由个人的经验扩散到组织的层面。企业要想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和共享,不仅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和
在传统的航拍工作中,由于拍摄手段及技术原因,航拍图像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其应用范围更是有限。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无人机进行飞行拍摄成像并在此基础进行深化应用,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本文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关于无人航拍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思考与研究。
目的:遵循“以脑为中心”研究策略,采用数据驱动方法(g RAICAR)深入挖掘个体大脑静息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数据,基于个体脑影像特征将人群分类,再用不同“流派”的人格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集公立院校的智力优势和民办高校的灵活办学机制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近十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得到了迅猛发展,办学规模持续稳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