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艺术作品所揭示的真谛往往不止一个,人们总能通过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诠释。《呼啸山庄》正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本文将《呼啸山庄》这一小说放在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坐标轴上,采用综合性批评的方法,从小说的外层结构逐渐深入其深层结构,旨在揭示作品的悲剧意识及其价值所在。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引言:简要介绍《呼啸山庄》的情节,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界对它的阐释情况,并针对其阐释中存在的缺陷提出自己的阐释构思。第一部分: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从“边缘性”的角度切入,阐释小说的外围结构(叙事结构)所反射的边缘人的悲剧性生存境遇:在现实社会中,中心对边缘有一种本能的拒斥,边缘人受到中心权威的无尽压制,边缘人不得不面对这种现实,在反抗中,他们既颠覆中心又分裂自身。第二部分:从文学原型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阐释边缘人的悲剧具有古希腊悲剧《俄瑞斯特亚》三部曲中俄瑞斯特斯与克吕泰墨斯特拉的行动悲剧的“置换变形”的意蕴,揭示小说的内层结构(悲剧结构)所折射的人的深度性悲剧模式: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第三部分:借用拉康的“镜像阶段”、“想象秩序”与“象征秩序”理论,阐释小说的深层结构(镜像结构)所预示的人的孤独无奈和悖谬绝望,以及主体的分裂、消解与重构。在这种境遇中,人的处境是由他者(“父亲之名”、社会文化、法则、意识形态等)决定的,由他者操纵着。在象征秩序中,个体同他者建立关系,并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开始作为主体存在。主体永远企图恢复想象秩序的同一性而处于不断的重构过程中。第四部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与女性文学批评的视野,审视《呼啸山庄》所呈现的作者的想象性自我与社会性自我的分裂。小说中的模糊性与断裂性折射出了“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召唤"。<WP=4>结语:《呼啸山庄》呈现出多层结构的辐辏,是一部由叙述结构—悲剧结构—镜像结构组成的同心圆式小说。同时,同心圆式小说中也存在着强大的离心力和不少可疑的断片,因此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呼啸山庄》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它既超越了哥特式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而刻板的“现实主义”。它的极富魅力的表面掩盖了刻意的寓意结构和强烈的悲剧意识——悲剧的上帝俯视着悲剧的世界里悲剧的人。它向我们呈现出人的历史——一种在实际与可能之间分裂的历史,这就是《呼啸山庄》永恒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