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对照时空变量和动力学等步态参数,为PD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探究PD患者运动症状及步态参数和黑质强回声的相关性,探索经颅超声检查能否反映PD运动症状进展情况。研究方法:纳入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50例,按照Hoehn&Yahr分期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同时选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和对照时空变量和动力学等步态参数,为PD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探究PD患者运动症状及步态参数和黑质强回声的相关性,探索经颅超声检查能否反映PD运动症状进展情况。研究方法:纳入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50例,按照Hoehn&Yahr分期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同时选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11例,使用APDM系统进行步态评估,通过2分钟步行、五次坐站、正向及反向转身、定时起立行走等项目,收集数据。同时收集PD患者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病程、黑质面积、黑质强回声阳性率等临床资料,评估UPDRS、MMSE、MoCA、HAMA、HAMD等量表,比较上述资料在PD早期组和中晚期组之间的差异。成果:PD组步宽、环形运动范围、足跟离地角度、腰椎及躯干冠状面运动范围、手臂摆动速度、手臂摆动范围、转身角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PD组步速、步幅、足跟触地角度、躯干横断面运动范围、转身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双脚支撑期占比(P<0.05)、转身时间(P<0.001)、转弯步数(P<0.001)较对照组高。进一步比较三组间步态参数发现,步幅、转身时间、转身速度在三组间平均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脚支撑期占比、转身步数在PD早期组和中晚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足跟离地角度在PD中晚期组明显降低(P<0.05)。比较PD早期组与中晚期组黑质强回声面积/中脑面积(S/M)比值,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 S/M 与 UPDRS 第 Ⅲ 部分评分(r=0.259,P=0.069)、步速(r=-0.184,P=0.200)、步幅(r=-0.154,P=0.285)相关性,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步幅、转身时间和转身速度可作为早期PD患者步态改变的重要步态参数,经颅超声检查黑质强回声不能反映PD进展过程中的运动症状改变。
其他文献
蛋白激酶在真核生物体内参与调控多种生理活动。拟南芥基因组中有10个ASKs(Arabidopsis SHAGGY-related protein kinases),属于 Shaggy 类激酶,其激酶催化结构域和果蝇 SGG(SHAGGY protein kinase)以及人源 GSK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蛋白激酶高度保守,相似性高达70%。ASKs由N端调控
第一部分能谱CT多参数分析预测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性的诊断效能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分析评估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样肺腺癌浸润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行胸部能谱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GGN患者资料。最终入组98例病例,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分为以下两组:前驱腺体病变/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
目的:通过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连续的神经功能评价指标及脑水肿体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神经内镜经额入路锁孔手术与显微镜经颞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6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内镜经额入路锁孔手术患者81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经颞入路锁孔手术患者85例(显微镜组)。分别统计分析
铂类配合物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化疗制剂,它们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是全球公认可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的铂类化疗药物。然而,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肾毒性、肝损伤、神经毒性等)以及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已成为其临床使用的一个严重问题。另外,铂类配合物的水溶性差以及它们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选择性低,大大降低了它们的治疗效果。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尝试开发低毒、高
生物钟节律失调已被证明是现代社会中肥胖、心血管失常等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参与维持生物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但相关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Rhodopsin,即视紫红质,是视网膜上视杆细胞中的一种感光蛋白,参与暗光下的视觉形成。前期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模式生物中均节律性表达。Rhodopsin在无脊椎动物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能直接参与生物钟调节
自然语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NLG)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任务,目的是生成人类可读的自然语言,其中代表性的应用包括机器翻译、文本自动摘要和对话系统生成等。近年来,神经网络的兴起大大提高了文本生成模型的性能。然而,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方法,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严重依赖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规模,即使训练集含有少量的噪声也会降低模型生成文本的能力。因此,在
随着自然教育蓬勃发展,自然保护地属性的植物园作为非正式学习场域,逐渐受到国内学者关注。相比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我国植物园开展自然教育学习设计的实践研究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依托植物园内的专类植物与教育设施,设计制作植物主题自然教育学习单,探究其应用效果,结果发现,公众使用学习单后可增长植物知识、加强自然联结、引发学习兴趣、促进人际交往、提高重游与推荐专类园的意愿,达成多种教育成
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推荐从用户的历史足迹中挖掘个人的潜在偏好,帮助人们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快速筛选符合自身兴趣的POI。然而,随着人们所处场景的变化,他们的需求也在动态变化着。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时空下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模型。但是用户在访问自己活跃区域以外的地方时,可能会因为想体验当地风情而去访问与其本地偏好不一致的POI,这被称为异地用户的兴趣漂移现象。同时
研究背景: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脑卒中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睡眠障碍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卒中后睡眠障碍不利于患者康复。目前,睡眠呼吸暂停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已被多项队列研究所证实,而内源性昼夜节律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特点,评估昼夜节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认知、情绪、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
胰腺癌(P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死亡率越来越高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4%。绝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已经处于肿瘤晚期阶段,且转移明显,不适合手术治疗。N6-甲基腺苷(m6A)RNA甲基化修饰是最常见的转录后表观遗传化学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m6ARNA甲基化调节因子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并通过对m6A的动态调节参与癌症的发展。然而m6ARNA甲基化作为治疗靶点仍不甚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验证吉西他滨与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