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其实效性的问题,既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选择,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摆在高校面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进一步界定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明晰影响实效性的边界条件,积极探索提高实效性的主要途径、工作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成效,而且对于解决好长期困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科学、客观、公正的实效评价效果,促进现代大学的制度创新,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校园,无容置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选题,借鉴国内张耀灿等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的相关理论,结合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做出具有新意、可操作性的分析。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就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进行说明,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出当前有关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范式,从而确立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描述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自己认为还可探讨和完善之处,从而整体上构建起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的逻辑结构,达到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的目的。第二部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分析。这部分集中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给予界定与阐释,特别注意结合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对张耀灿等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要素(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理论做出思考性解读,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逻辑支点。与此同时,这部分还重点阐述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是提高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和进一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深刻把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涵义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科学内涵,即所谓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要是指高校按照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实际特点,对大学生开展经常性、多样性、规范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活动的结果(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格和日常行为表现)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其实质核心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其确定任务完成状况的统一。第三部分: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状况分析。根据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结果,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整体态势良好,具体表现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科学、积极、正确;政治素质总体上发展稳定、健康向上;主流道德意识积极健康。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些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的多元化等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反映到大学生的认知状况上,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理想信仰追求的淡漠;政治认知存在一定的模糊与偏颇;个人自主意识凸显,功利主义取向普遍;心理问题日渐增多。第四部分:制约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分析。这部分主要以国内学者张耀灿教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认为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方面,具体从教育主体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其自身的综合素质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二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方面,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两个方面;三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方面,包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载体等;四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方面,主要分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这也是本论文具有特色、富有一定创新意义之处。第五部分: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要素即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及其运行方式入手探索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第六部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机制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在完成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估模型的说明,对大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客体方面的表现进行一定量化研究方面的探析,这对科学评价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