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欧洲翻译流派的主流之一,释意理论自提出以来主要应用于口译理论和实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笔译理论和实践。该理论在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之间插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环节,目的是更有效地传达意义。其支柱概念“认知补充”更是说明该理论跨越了纯理论符号和语言意义,从认知的角度给翻译以启示。为了说明这一理论的有效性,笔者选择汉英隐喻的翻译来阐述。学者们对隐喻的本质及翻译的研究一直在发展。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即是隐喻不单是一种修辞,其本质是利用某领域中的经验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中的经验,隐喻也是一种认知。既然释意理论的目的是传达认知意义,而隐喻又是一种典型的认知现象,那么笔者就尝试从释意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汉英隐喻的翻译。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回顾了释意理论的发展路程和主要成就。
第二章详细阐述了释意理论的三个步骤,即原语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译语表达。并对其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如“意义”,“认知补充”等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章对隐喻的本质,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描述,特别提出隐喻的三个功用,由此指出释意理论所提倡的“脱离语言外壳”阶段对隐喻翻译的重要性。
第四章为说明上述理论的合理性,以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英译本为例,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的隐喻翻译二十例,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包括保存原文意象,保存原文意象并加注以及省略原文意象。最终印证如果译文能够和原文认知对等,就能够为读者接受并且有利于保存钱钟书先生的原文风格。
第五章总结。指出释意理论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理论,而隐喻翻译是一个长久不衰的难题,我们应该尝试从不同角度,如释意学派的角度去看待隐喻的翻译,以便在检验理论可行性的同时,丰富隐喻翻译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