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和核心”,特别是发展普惠金融对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受诸多因素制约,传统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数字普惠金融,深刻改变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我国消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和核心”,特别是发展普惠金融对促进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受诸多因素制约,传统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数字普惠金融,深刻改变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我国消费升级提供新动能。那么,与互联网结合而迅速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有效提升普惠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实现居民消费升级?普惠金融影响消费升级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基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普惠金融与消费升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普惠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影响与传导机制。首先,通过文字和图表的结合,直观地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和消费升级的发展现状;其次,阐述普惠金融理论和消费升级理论,厘清了普惠金融影响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再次,定量测算了传统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消费升级指数,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数据基础;最后,本文以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考察了传统和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差异,并进一步检验了普惠金融影响消费升级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出自东向西阶梯式减弱的区域差异,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高于传统普惠金融。(2)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均能促进消费升级,促进程度存在区域差异,而且两者对消费升级的影响效果也存在非对称性。从全国来看,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传统普惠金融对消费升级的整体影响更大;从区域来看,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消费升级作用明显,对中部地区消费升级并不显著,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消费升级受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程度更高。(3)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均可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发挥作用,促进消费升级。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发挥普惠金融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要继续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地区差异化政策,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金融产品创新,提高居民金融素养,健全数字普惠金融防控体系,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其他文献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标志着新中国股市的诞生。随后,1991年7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2021年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新中国股票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企业投融资和投资人投资提供了机会、为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股市由于成立时间短,投资者队伍庞大且大多数投资者金融知识匮乏、投资经验不足,羊群效应充斥市场,导致多年来股价齐涨齐跌、大幅波动现象严重,这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居民家庭可选择的金融资产逐渐丰富,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家庭对高风险金融市场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但股票市场的“有限参与之谜”依然存在,大量家庭并未参与股票市场等高风险金融市场。针对居民家庭高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问题,已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多聚焦于个人特征、社会特征等视角,较少直接关注高风险金融市场本身对于居民家庭的影响。相关研究已经表明,风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居民提高收入,引导金融资源合理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果显著,了解具体数字普惠金融的各项指标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有助于把握下一步推行数字普惠金融的工作重心。但是,在我国不同地区,金融资源分化的现象仍然存在。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城镇与乡村之间也存在的巨大的收入鸿沟。而在我国的
我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着重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这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主动调整。消费是国内大循环的核心动力来源,如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强消费内生动力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关重要。在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在平衡内循环供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当下我国居民消费复苏在消费结构方面问题显著且居民消费乏力,低迷的居民消费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结构,对畅通国内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实体企业的超额收益逐渐消失。与此同时,金融行业投资收益率不断上升。社会资金逐渐从实体部门向虚拟部门转移,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不仅不利于企业永续经营,而且影响国家长远发展。因此,了解实体企业金融化成因,解决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问题意义深远。实体企业购买金融资产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股票流动性作为资本市场的生命线对实体企业投融资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为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前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数字金融能优化传统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质高价低的资金支持。在中国经济转换动能的关键时机,厘清数字金融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及其路径机制,有利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拟定政策,寻求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新出路,加快科技强国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的重要加速器,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价值越高,回归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改善中小企业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在社交平台与大V媒体之间的跨平台交流促进了信息在多媒体融合网络上的快速扩散。特别地,面对突发事件在多媒体融合网络上传播时,分析信息载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上的传播机理,对于高效传播、快速抑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围绕着信息特性、传播环境以及传播条件等问题,如何建立跨平台传播模型、如何评判传播特性以及如何提出抑制或扩散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
在亚太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标志着人口规模最大、经贸发展最具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诞生,为实现区域内货币合作、深化国家间贸易投资提供良好基础与广阔发展空间,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随着人民币在RCEP区域内的跨境贸易结算、金融市场建设、双边货币合作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人民币汇率在RCEP区域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推进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社会向信息化加速转型,进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作为大数据的“细胞”日益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资源,使得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作为我国民法典开篇之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在第111条顺应时代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规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成为《民法总则》亮点之一,受到广泛关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