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石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十年来胆石症发病率迅速上升,而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在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形成中可能起主要的作用。在胆囊结石形成的过程中,胆囊收缩异常与胆汁成分改变互相影响,促进胆石的形成。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治疗胆石症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受到亲睐。据研究,补骨脂种子提取液对离体及在体肠管有兴奋作用,对离体豚鼠子宫则有松弛作用。中药决明子具有保肝、降血脂、抑菌等功效,但二者对离体胆囊平滑肌条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试验观察补骨脂和决明子水煎剂对豚鼠离体胆囊收缩反应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增强胆囊动力治疗胆结石的机制。 近年来,出现了中药有效成份对胃肠道作用的报道,但关于中药有效成分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报道却很少。中药大黄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本室的研究表明大黄对离体胆囊平滑肌条具有兴奋作用,而其有效化学成分大黄素对胆囊运动是否有影响至今未见相关报道。本试验观察大黄素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收缩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更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达到较高临床治疗胆石症的水平。 健康三色毛豚鼠,体重350~450g,雌雄不拘。实验时猛击豚鼠头部致昏,迅速摘出胆囊。取纵行肌条(8mm×3mm)2~3条,轻轻刮除粘膜。每只肌条悬挂于充有5ml 37℃Krebs液的肌槽中,pH为7.4,肌槽内持续通入含950 ml/LO2和50 ml/L CO2的混合气体。记录肌条的等长收缩活动。肌条在1g的前负荷下温育2h后,分别依次累积加入10,20,70,200,700,1000 g/L的补骨脂或决明子,观察肌条反应。补骨脂和决明子在肌槽中的累积终浓度均为0.1,0.3,1.0,3.0,10.0,20.0g/L。大黄素的终浓度为10-6,10-5.5,10-5,10-4.5,10-4,10-3.5mol/L,亦采用累积加药法。分别在加入拮抗剂2min之后加入补骨脂、决明子及大黄素,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P<0.05被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如下:1.补骨脂剂量依赖性地增高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条张力(从0g增至1.37±0.41g,P<0.001;r=0.992,P<0.001),减小收缩波平均振幅(从4.54±0.64mm降至1.72±0.7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