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概念被推介至国内。在传统“城市雕塑”的基础上经过30年左右的探索与发展,公共艺术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要求公共艺术助力,参与其中,服务社会,全面影响、引导其健康发展。公共艺术批评也应该随着公共艺术不断发展而逐步向前。公共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即是艺术与公共——民众、社会的影响、塑造——关系的建构,也就是建构文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概念被推介至国内。在传统“城市雕塑”的基础上经过30年左右的探索与发展,公共艺术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要求公共艺术助力,参与其中,服务社会,全面影响、引导其健康发展。公共艺术批评也应该随着公共艺术不断发展而逐步向前。公共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即是艺术与公共——民众、社会的影响、塑造——关系的建构,也就是建构文化。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知识、能力的公共性,借此以理解和认知艺术、读懂艺术;一是艺术作品中的文化价值的公共性,即共享的价值和价值观念的诉求与表达。对于公共艺术批评而言,只有重视和强调了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及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本研究力图为公共艺术批评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参考,在文化学、艺术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关照之下,将公共艺术批评置于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社会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中,以期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公共艺术作品批评在艺术批评领域呈现的多向化表现。一方面有利于深度剖析公共艺术批评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进而推动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性与一般性的学科诉求出发,从作为艺术学理论下属学科的艺术批评学视角出发,反观公共艺术在理论及实践中的不足,为未来公共艺术各个层面的设置、创新发展以及对当代具有共享性与终极性价值的理想的公共艺术批评有所启示。本研究以“中国公共艺术批评”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等,进行简要论述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第二,通过对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批评相关概念的梳理与界定,以及对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批评发展现状的概述,以达到对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批评的整体认知,从而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在文化语境中对公共艺术作品批评的视角、立场进行分类,探讨二十一世纪以来(2000-2020)中国公共艺术批评发展的多元化体现:审美价值、伦理价值、生态价值与性别价值等层面,并对批评背后的理论来源与价值意义进行阐释;第四,从批评话语与批评机制两方面针对中国公共艺术批评中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合理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研究论述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并指出对公共艺术批评研究的价值意义。
其他文献
从1846年至1951年,尼泊尔政权的统治者拉纳家族为防止民众教育思想的觉醒,在尼泊尔社会中奉行愚民政策,阻碍现代教育在国内的发展。1951年,拉纳寡头统治被推翻后,尼泊尔开始建设现代化的教育体系。1960年尼泊尔实行君主集权、强调国民忠于国家的无党派潘查亚特制度。在潘查亚特体制实行的30年时间里,教育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思想由拉纳时期的选择性精英教育向普及性的民族教育转变。在这样的时代
鲍里斯·维克多罗维奇·萨文科夫(1879-1925),俄国革命家和作家。沙皇统治时期,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萨文科夫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起先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参与学生革命运动,之后加入了社会革命党战斗组织,并策划了多起革命恐怖活动,深信恐怖是俄国革命的唯一出路。在1905年革命恐怖活动遭受打击后,萨文科夫曾对革命恐怖活动进行过反思,有放弃恐怖的想法,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萨文科夫在科尔
自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以来,澳大利亚的外交和防务完全依赖于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提高了自治领在英帝国中的地位。英国的相对衰落和日本的快速发展使澳大利亚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迫切需要动员自身的力量来维护切身利益。澳大利亚在其总理比利·休斯的领导下争取到了出席巴黎和会的独立代表权,澳大利亚代表同时还以大英帝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列席会议。在巴黎和会上,澳大利亚外交首次以完全公开的形
清代康熙年间小提琴传入中国,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以“宫廷音乐”的形式存在。当时,在传教士的训练下,成立起由太监组成的西洋乐队为统治者服务,小提琴是其中乐器的一种。鸦片战争后,西人在租界内的音乐活动结束了长期以来小提琴“幽闭宫中”的状态,那时已有华人在西人乐师的教授下参与到管弦乐队的小提琴演奏活动当中。“五四”运动以后,在新思潮的带动下,中国教育家发起建立了高校音乐科及音乐专科学校,标志着小提琴专业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视为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一轮农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政策出台,农地流转受到了政府、农户、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高度重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将流转双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就是契约。在广大农村地区,农地产权早已嵌入社会关系之中,农地产权实质上是一种“关系地权”,因此农地流转契约本质是关系契约。由于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空间属性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逝世,溥仪继皇帝位,溥仪的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总揽朝政。载沣继续推行清末新政改革,其中军事改革是新政的重要改革之一。载沣从小受儒家教育长大,深受君主专制思想熏陶。1901年,载沣出使德国,看到威严的皇室近卫军。载沣的内心产生了学习德国军事,推崇尚武精神的思想。载沣出任监国摄政王后,加快集权步伐,把地方的军权收归到中央,并让皇室成员统领军队,还效仿德国的近卫军,组建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鼓励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地经营主体不再局限于农户,由此出现了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相关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农地流转“熟人”市场格局,有利于农地流转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风险规避意识的存在和农地流转的未来不确定性使得农户不愿突破传统农地流转格局,农户一般很难直接将农地流转给不认识和不了解的农地新型经营主体。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户在未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表现出路
自2021年起,乡村发展的抓手从补短板性质的脱贫攻坚转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目前乡村从业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明显,是实现产业兴旺必须应对的现实挑战。本文旨在研究“老人”为主的人力资本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实况和实现产业兴旺的对策。本文突破传统的人口统计口径,基于乡村经济活动人口的年龄情况,提出“老人乡村”的概念。依据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老龄化社会”迈进“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多,身体机能退化等原因导致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对长期照护服务产生了较高的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家庭结构普遍缩小,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了给老人提供长时间的照护给家庭成员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在家庭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照
近年来中国西南区域旅游逐渐兴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前往中国的西南地区游玩。中国西南区域一般指的是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五个省市区,该区域少数民族特色成为一绝,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位居全国前列,旅游业正在逐步兴起当中,让人流连忘返的西南区域对中国旅游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本文拟把西南地区作为本研究对象,旨在深入研究其入境游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