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文化发展布局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作为经济文化载体的语言,其教学模式也随之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这一新的概念应运而生,对汉语教育的总目标、总方向和具体对象做出了更全面的界定。时代的发展赋予国际中文教育全新的任务,如何站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汉语学习的需求是新时代对汉语教学提出的重要命题。此外,时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文化发展布局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作为经济文化载体的语言,其教学模式也随之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这一新的概念应运而生,对汉语教育的总目标、总方向和具体对象做出了更全面的界定。时代的发展赋予国际中文教育全新的任务,如何站在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家汉语学习的需求是新时代对汉语教学提出的重要命题。此外,时代的发展对汉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汉语教学,汉语教师还需要掌握依据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符合当地国情和习惯的汉语教学大纲、搭建“本土化”汉语教学平台的能力。因此,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对懂得当地语言、文化政策的“本土化”汉语人才的呼声愈发高涨;培养单位如何改善本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当今时代所需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这一议题值得关注。和综合高校相比,外语高校在教学资源和生源上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是“本土化”“多元化”“复合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的坚实力量。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四所外语类院校的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培养情况,力图发现高校培养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为此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发现,当今外语高校的汉硕培养在语言教学、实习资源、合作孔院等方面比一般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这是语言高校“本土化”培养的优势所在,但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培养情况普遍还存在意见,主要集中于实践课太少、没有机会发挥本科优势、就业不理想等方面,一部分原因归于汉硕培养方案的进步还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沉淀,另一方面也由于疫情打乱了汉硕生的实习规划,导致大部分汉硕生没办法出国实习,从而培养的效果大打折扣,进而间接挫伤部分同学的信心和对本专业的兴趣,影响到未来的择业方向。因而笔者提出了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在方案制定阶段就要明确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向,从而招收更多和高校培养方向一致的学生,同时应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加强学校实践课比重,最后在就业方面,学校应时刻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育当下地位和主要任务,从而明确学生提高的方向、拓宽学生职业的选择性。
其他文献
“微时代”背景下,集合了情境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独特优势的微课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广受欢迎的新型网络共享学习资源。鉴于目前国内外新冠疫情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预计未来线上汉语教学的热度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微课的出现和发展顺应了当前阶段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交流方式的多元化,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让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不同符号对于意义构建和话语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使线上教学模式成为常态,网络中文课程发展迅猛,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促使网络中文教学资源建设快速发展。随着中文学习者对各类网络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充分使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是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作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储备力量,有效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也成为职前中文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全国50余所高校的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对网
国际社会对中文教学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中文课程纳入到国家外语教育课程体系中,并颁布了国家中文教学大纲。国际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各国中文课程标准化的重要标志。教育目标是中文教学大纲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也是评估课程效果的标准和依据。本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结合文本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国外中文教学大纲的教育目标编写进行研究。大纲中的目标可以分为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汉语教学界强调“学以致用”,但“学的多,用的少”、“成段表达弱”一直是困扰汉语教学的两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界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从2017年春天开始,北外中文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团队与文秋芳教授共同探讨,将产出导向法理论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并持续开展产出导向型汉语教学实验。不同于传统汉语教学模式中对教师评价的定位,产出导向型汉语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对评价的全面认识,对于学生每
农村教育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为了解决农村教育出现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近几年以农村教育问题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是由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此建议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位共同合作去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可以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开创协同育人局面。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微课这种多模态视频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模态丰富和便于在线传播等优势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优秀的微课作品已经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本文以第三届全国研究生微课大赛获奖微课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赛评语和评审标准,对微课作品的模态符号和模态关系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发现,在听觉符号方面,大部分微课教师语速适中,发音标准,而少部分微课教师存在语速不适宜,过快或者过慢,语音不标准等问题;部分
21世纪,中国国家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华留学。但在2020年初,一场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扰乱了全球化进程,也打乱了留学生求学的脚步。疫情发生后,中国高校针对留学生的课程基本全面在线上展开。据一线教师观察,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明显,因此,探讨疫情期间在非目的语环境线上留学的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原因,并寻找帮助学生维持、提高学习动机的方
气候变化危机不断演进的背景下,人们愈发关注造成气候危机的原因以及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在此形势下,企业可借助自身对外话语传播来塑造更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象。本研究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英文本和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借助UAM Corpus Tool 3.3等语料库研究工具展开具体分析。本研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及物性系统作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线下汉语教学受阻,依托网络平台的线上汉语教学成为目前主要教学方式。线上汉语答疑课作为汉语综合课的补充与延伸,复现语言点、文化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为学习者有效汉语输出提供途径。为探究线上汉语答疑课在课堂话语互动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了解教师在设计与组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线上汉语答疑课为研究对象,依据课堂观察量表,借助课堂录屏与转写资料,从“课堂互动事件”与“课堂话语互动交际性”
近年来,汉语教师隐喻是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不同的汉语教师隐喻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汉语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又产生了不同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汉语教学中影响着学生对教师隐喻的感知,因此从师生视角分析汉语教师隐喻可以促进汉语教师从不同维度进行教学反思,充分了解教学理念,进而调整教学行为。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的形式,主要收集1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和3名汉语教师关于汉语教师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