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R--192调控TGF--β1/Smads通路探讨建中理劳汤对慢性肾衰竭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123zj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收集,观察建中理劳汤对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兼瘀浊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并通过实验研究,从miR-192调控TGF-β1/Smads通路观察建中理劳汤对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中医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提供进一步的诊疗思路。
  方法:
  (1)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0例临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加尿毒清颗粒,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建中理劳汤加减治疗,观察疗程均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Scr、BUN、BUA、eGFR、HB、ALB、尿蛋白/肌酐、肝功能,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和疗效的变化。
  (2)实验研究:将120只SPF级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0只,造模组100只。造模组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后随机分为UUO组、尿毒清组、建中理劳汤低中高剂量组,Sham组只游离右侧输尿管不结扎。造模术后3天开始干预治疗,尿毒清组予以尿毒清颗粒5g/Kg/d,建中理劳汤低中高剂量组予以中药汤剂2.15g/Kg/d、4.3g/Kg/d、8.6g/Kg/d,0.1ml/10g/d,连续灌胃28d。实验过程记录小鼠一般情况和体重。分别于灌胃后第14d、21d、28d腹主动脉取血进行Scr和BUN检测,处理右肾组织,RT-PCR法检测TGF-β1和miR-192,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和Smad7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和COLIV,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结果:
  (1)临床研究:试验组临床应用安全,可改善患者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腹胀等症状,在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蛋白,改善中医症状以及中医临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P<0.01),但在升高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方面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2)实验研究:①建中理劳汤组可改善小鼠一般情况,延缓体重下降。②UUO组的Scr、BU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建中理劳汤各组降低Scr、BUN的疗效在治疗后期优于尿毒清组,以高剂量组最明显。③RT-PCR结果显示:Sham组的TGF-β1表达最少,miR-192的表达最多;各时间段UUO组的TGF-β1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且持续上升,miR-192在造模14d后开始持续下降并逐渐低于给药组(P<0.01);与UUO组比较,给药组可不同程度抑制TGF-β1的上升,升高miR-192的表达;与尿毒清组比较,中药各组的TGF-β1更低且上升更为缓慢(P<0.01),以高剂量组的表达量最少;miR-192的表达量略高,以低剂量组最明显(P<0.01)。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am组中,各时间段内Smad3蛋白表达最低,Smad7蛋白表达最高;UUO组Smad3蛋白逐渐上升(P<0.01),Smad7蛋白逐渐下降(P<0.01);与UUO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能抑制Smad3蛋白的升高(P<0.01),促进Smad7蛋白的表达(P<0.01),并逐渐呈剂量依赖性。⑤免疫组化检测α-SMA和COLIV结果显示:Sham组仅少量表达,UUO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中的表达量随时间明显增加,阳性染色面积逐渐加深,与同期Sha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UUO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的表达量减少(P<0.05),但高于同期Sham组。⑥HE染色显示:Sham组肾脏外观形态正常,无病理改变;其余各组右肾体积增大,包膜变薄紧张成半透明状,肾实质被积水压迫变薄,肾皮质及肾组织模糊,病理染色显示肾盂逐渐扩张,肾实质变窄,肾小管管腔狭窄、数量减少、体积缩小,间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和肾小球扩张,上皮细胞水肿,肾间质纤维化逐渐加重;给药组上述情况均有改善,以建中理劳汤中、高剂量组较为明显。⑦Masson染色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肾间质内蓝色胶原纤维沉积面积明显增加,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随时间延长加重;各给药组较UUO组减轻。
  结论:
  (1)建中理劳汤对于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兼瘀浊证患者,应用健脾补肾、祛瘀化浊法中药治疗,在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良好。
  (2)建中理劳汤可延缓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推测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升高miR-192的表达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现代各家治疗经验,总结实用高效的踝关节骨折整复手法,采用全新理念设计的新型超踝夹板,证实总结的整复手法与新型超踝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简称二合一特色治疗)方法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在加快消肿、减轻痛苦等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  方法:(1)通过研究古代文献、现代各家治疗经验,归纳总结一套最优的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方法。(2)研究踝关节稳定骨折患者患部肢体肿胀、
目的:基于Lisfranc损伤术后“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主-被动锻炼和无痛原则下主动锻炼,对比两种不同的术后康复锻炼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的差异并探讨“筋骨并重”理论对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自2017年10月-2019年0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Lisfranc损伤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评估术前变量,排除干扰因素,两组患者
学位
目的:研究并得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后的早期中医证候分型,并分析其规律与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相关信息的相互关系,希望对临床诊疗有一定意义。  方法:收集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完整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分型等。采集骨折后早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临床诊断信息等项目,规定症状出现阳性者取1,阴性者取0。运用SPSS20.0中文版建立数据调查表并进行数据录入,聚类分析及统计,并
学位
目的:通过对口服加味血府逐瘀汤结合万古霉素PMMA链珠植入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评估其在感染控制、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方面的作用,探索一种能够更加有效地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  方法:选取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骨科在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通过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万古霉
目的:观察醒后卒中的中医学证候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分层规律,探究其与非醒后卒中的异同点,丰富醒后卒中的中医学研究,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04例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在睡眠中起病,分为醒后卒中组和非醒后卒中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及危险因素的分布
学位
目的:  通过山东省中医院安博维电子病历系统中996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26.0、SPSS 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一般生活状况、中医证型、入院诊断、住院费用、实验室指标等信息,从而了解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分析患者的一般生活状况以及合并症的分布情况,影响住院经济费用的因素,为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病情、延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主要体质类型的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指导高血压合并OSA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共收集258例在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根据有无合并OSA,分为高血压合并OSA组131例,高血压不伴OSA组127例,完善患者信息采集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调查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
学位
目的:  观察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中医辨治规律,为疾病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病(PM/DM-ILD)患者40例,不合并间质性肺病(PM/DM-无ILD)患者28例为对照,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高分辨C T结果等,统计分析,总结临床特点;收
目的:1.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为从方证对应角度研究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病理机制和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作用靶点研究提供临床依据;2.通过microRNA基因芯片技术探究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micro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干预研究提供潜在靶点。  方法:
学位
目的:  本试验通过对淄博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为和胃消痞方的进一步科研开发及临床研究给出新的思路及证据。  方法:  首先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其均来源于淄博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入组标准参考罗马IV、《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中医内科学》(第九版)。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