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跟腱的CT表现及灌注成像特征,并探索糖尿病足患者跟腱的形态学改变及微循环状态。方法:搜集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就诊并确诊为糖尿病足的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足部是否合并溃烂分为溃烂足组和非溃烂足组,按照糖尿病足Wagner分级分为0、Ⅰ、Ⅱ、Ⅲ及Ⅳ级组。选择同时段来我院就诊的血糖正常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糖尿病足患者均行双侧下肢CT平扫及小腿下段、足部CT灌注成像扫描,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双下肢CT平扫检查。在放射科的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上观察患者跟腱图像,同时测量并记录患者跟腱CT形态学表现(包括厚度、密度、边缘、钙化灶及周围软组织)。将CT扫描所得的动态图像导入CT后处理软件(CT Perfusion 4D,ADW4.7),测量并选择糖尿病患者溃烂足距足底内、外侧动脉分叉处约7cm的胫后动脉作为输入动脉,获取靶血管时间-密度曲线图(TDC),后采用去卷积法获得双侧小腿下段及双足组织的灌注伪彩图。选择跟腱起点、中点、止点所在层面画感兴趣区(ROI)得到各灌注参数值,包括BF、BV、MTT、TTP和PS。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单样本Kolmogor-Smirnov检验检测所得计量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符合者正态分布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者采用one-way ANOVA,不符合者采用非参数检验,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非溃烂足组及溃烂足组跟腱的厚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上述三组跟腱的密度大致呈逐渐减低趋势,但仅跟腱止点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溃烂足组与非溃烂足组、溃烂足组与对照组、非溃烂足组与对照组跟腱的厚度均值及溃烂足组与对照组跟腱的密度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两两之间比较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非溃烂足组及溃烂足组跟腱出现边界模糊、腱内钙化灶及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比率逐渐增高,三组之间两两对比,溃烂足组与非溃烂足组、溃烂足组与对照组的边界、周围软组织情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余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3.溃烂足组与非溃烂足组的BF值分别为(9.964±7.963)、(6.173±3.938)ml/100ml/min;BV值分别为(0.697±0.520)、(0.464±0.248)ml/100ml,两组之间BF、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8、2.401,P均<0.05),而溃烂足组与非溃烂足组之间MTT、TTP、P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随着糖尿病足Wagner分级的增加,跟腱的厚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密度呈先升高后减低趋势;除WagnerⅠ级组,跟腱的灌注参数BF、BV值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中跟腱的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但上述跟腱的密度、BF、BV不同分级之间均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1.糖尿病足患者跟腱的CT形态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2.CT灌注成像能定量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与不合并足部溃烂时跟腱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能为糖尿病跟腱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一些帮助。3.糖尿病跟腱的厚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足的病程,为临床及时控制糖尿病足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