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直接文本材料,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科书是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因此,数学教科书的改革也成为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焦点,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教”与“学”过程的转变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师生的教学方式。因此,对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研究,尤其是中外的对比研究,把握数学教科书的国际发展趋势,汲取国际上教科书编写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数学课程的改革和数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国的人教版和美国的HM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对两版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进行文本比较研究,以期明晰两版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的异同,认识彼此呈现方式的特色,在分析差异和特色的基础上再进行反思,提出建议,以供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优化参考。本研究基于教科书的理念定位和功能定位两个视角来进行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分析比较。一方面从理念定位的角度对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整体研究,它主要围绕栏目、知识、课文、版式四个方面来展开;另一方面从功能定位角度(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对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分类研究,主要从数学概念,规则,问题解决三方面来探讨。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深入理解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功能和小学数学教育理念。研究发现,中美教科书呈现方式都强调与标准的一致性;教材知识呈现都具有一定关联性;版式上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言语上话语表述多样化;都将问题解决作为单独的栏目呈现;都注重学习情境创设的问题性;都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留给学习者一定的思维和探索空间。但是,他们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理念不同,人教版教科书更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HM版教科书更强调学生的思维习惯的严谨性以及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教科书框架结构简单,HM版教科书框架结构复杂,但逻辑清晰,板块分明,一目了然;我国教科书知识呈现的关联性还远远不足;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的问题性更多的是说明和阐释某些数学知识(如概念、规则),而美国小学数学教科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注重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基于所做的研究,借鉴美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可取之处,为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呈现方式的优化提出如下建议:(1)数学教科书知识和言语的呈现应满足以下几点:第一,年龄性;第二,数学性;第三,趣味性;第四,思考性;第五,问题解决性;第六,系统性。(2)教科书版式和栏目呈现的优化。(3)数学概念和规则的呈现力求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4)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5)教材呈现方式的优化要注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更好落实学生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