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是一种由于胚胎期肠神经系统功能缺陷所导致的消化道先天性疾病。其中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功能异常在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肠神经系统(ENS)是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对肠道进行精细调节。当ENS缺失时,没有神经介导的推进运动模式,并且肠保持收缩,导致功能性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症状包括便秘,呕吐,腹胀和生长障碍。未经治疗的疾病通常会导致儿童时期死亡,目前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肠道以移除或绕过缺少ENS的区域,但许多儿童在手术后仍有问题。虽然先天性巨结肠的解剖结构很简单,但许多临床特征仍然很神秘,诊断和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在许多细胞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比如迁移、增殖、细胞周期、肿瘤转移等。MIR31HG作为长链非编码RNA,对于其功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关于其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研究尚不多见。通过查阅MIR31HG碱基序列发现其内含子区可编码microRNA(miR)-31,miR-31同样被证明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在先天性消化道疾病中的功能尚不明确。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31潜在调控下游靶基因ITIH5,但关于ITIH5的相关报道不多,尤其是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MIR31HG介导下的miR-31对下游ITIH5的调控机制,探讨该机制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90例HSCR狭窄段肠管及9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结肠组织样本,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之后,通过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测定两组结肠组织中MIR31HG、miR-31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siRNA及miRNA inhibitor干扰的细胞实验,通过抑制MIR31HG的表达验证对miR-31的调控,同时应用细胞迁移、增殖实验来检测MIR31HG、miR-31的异常表达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以miR-31为上游,综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及miRNA表达谱芯片的结果,预测miR-31下游相关的基因,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在人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报告基因实验确定miR-31和ITIH5的结合关系。在293T和SH-SY5Y细胞系中分别验证 miR-31 对 ITIH5 的调控关系,通过 miR-3 1 inhibitor+siRNA-ITIH5共转染扭转实验验证ITIH5高表达的功能,最后通过细胞功能实验(迁移、增殖)探讨信号通路中MIR31HG对神经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MIR31HG-miR-31-ITIH5通路在HSCR发生中的可能作用。结果:HSCR人群狭窄段结肠样本中,MIR31HG、miR-3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TIH5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293T和SH-SY5Y细胞系中,低表达的MIR31HG能够通过抑制miR-31的mRNA水平,促进ITIH5的表达,影响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报告基因实验确定ITIH5是miR-31的靶基因。结论:低表达的MIR31HG能够抑制miR-31的表达,进而促进ITIH5的表达,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迁移、增殖功能,即MIR31HG-miR-31-ITIH5通路可能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