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生氮磷钾养分供应特征及其利用率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量增加的人口数量,粮食的需求也日益的在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在追求高产的过程中不合理施肥等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引发了养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被污染等诸多问题。肥料利用率作为评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推荐施肥和改善养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是在2006-2010年辽宁省花生的58个试验点的以“3414”试验数据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利用分布图的分布趋势来分析作物的分布和产量效应情况。使用origin利用统计的方式来分析氮磷钾养分参数的农学利用效率。现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无氮区的作物产量均值为3500.3 kg/ha,目标产量是4172.5kg/ha,增产量的范围是400kg/ha-650kg/ha;无磷区的作物产量是3289.1 kg/ha,目标产量是3851.6 kg/ha,增产量的范围是300kg/ha-600kg/ha;无钾区的作物产量是3359.3kg/ha,目标产量是3973.3 kg/ha,增产量范围是200kg/ha-650kg/ha。氮磷钾相对产量的均值是83.9%、85.1%、84.5%,说明,辽宁省花生种植区的土壤供应氮磷钾素相对是充足的。要适量合理的施入氮磷钾肥,能协调土壤肥料的平衡,不合理的施入量,将会导致土壤的污染。(2)作物的相对产量RY是用产量的比值来表示,衡量土壤供养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产量可以将其他因素进行排除。辽宁省花生土壤供氮量平均值是120.8kg/ha,最高产量的总氮量平均值是192.7kg/ha;土壤供磷量的平均值是124.9kg/ha,最高产量的总磷量平均值是196.8kg/ha;土壤供钾量的平均值是151.0kg/ha,最高产量的总钾量平均值为239.9kg/ha。土壤供养分能力的实质就是土壤供养分量占养分总供给量之间的比值。土壤供给养分的相对数量越高,土壤供养分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相对数量越多的养分源,被作物根系俘获的几率会越大,表现为供养分能力越强。(3)通过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氮肥农学效率AEN模型:y=-2.755+0.181X1+7.178X2-3.659X22+0.127X1X2磷肥农学效率AEP模型:y=-2.373+0.164X1+7.237X2-4.494X22+0.157X1X2钾肥农学效率AEK模型:y=-2.187+0.165X2+6.345X2-3.901X22+0.157X1X2精准的模拟了辽宁省花生农学利用率的变异规律,X1(无养分区作物产量/土壤供养分量)、X2(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土壤供养分量)很好地描述了肥料农学利用效率的变异,得到了影响肥料利用率的三个主控因子为:代表作物的无养分区的作物产量;代表土壤的土壤供养分量;代表肥料的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两个变异途径:一是饥饿程度(无养分区作物产量/土壤供养分量);一是有效性(最高产量时的施肥量/土壤供养分量)。(4)依据肥料农学效率的两个变异途径,分别提出了改善措施和策略。改善措施为对于肥料的有效性的改善措施有运筹的方式、肥料的种类等一些方法;对于作物对养分的饥饿程度改善措施有培育些氮高效的品种、增加作物的种植密度等方法。三种策略分别为获得最佳的Y0/NS、Y0/PS、Y0/KS(无氮区作物产量/土壤供氮量、无磷区作物产量/土壤供磷量、无钾区作物产量/土壤供钾量),也就是获取需求量;获得最佳的Nmax/NS、Pmax/PS、Kmax/KS(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土壤供氮量、最高产量时的施磷量/土壤供氮量、最高产量时的施钾量/土壤供钾量),也就是获取最佳的供给量;将需求和供给配合起来,使其达到最佳的平衡量。饥饿程度和有效性对肥料的农学效率的影响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任意单方面的改善都应配合着其他措施的共同完成,只有保证两者的配合与协调,才能保证花生高产的同时实现肥料的高效利用。本文以土壤供养分量为突破口,揭示出花生土壤供养分含量、土壤供养分能力、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及其变异情况的规律,为辽宁省花生种植合理施肥提供养分需求管理,为花生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保障本地区花生持续高产和农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其中地方性法规英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项目报告以《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英译实践
江淮分水岭地区多为丘陵、岗地,易旱易涝,传统农业在该地区发展并不乐观,果桑由于抗寒、耐旱等特点,适宜在此区域栽植。近年来,建设了一批以果桑采摘、观光旅游为主的果桑农业园,但现阶段园区的发展并不理想,存在果桑栽植品种单一、园区功能单一、缺乏园区特色等方面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果桑品种及栽植方式,探究建园时果桑品种选择、搭配及栽植方式。通过对国内果桑园案例分析,探究果桑园规划思路与原则。并以此对项目案例进
目的研究表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与临床上观察到的许多病症相关,包括吸收胎、胎儿宫内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以及早产等,而绝大多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伴有骨骼发育迟缓,但是LPS影响骨骼发育的机制并不明确。本研究以鸡胚为模式动物,探讨LPS引起胚胎骨骼发育迟缓的机制。方法将鸡胚孵育至1.5天通过气室给予200μl LPS(10μg/ml),之后隔天给予
目的:1.检测青蒿素(Artemisinin,AS)及其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2.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与头孢呋辛(Cefuroxime,CFX)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联用对大肠杆菌的协同抗菌作用及其机制。3.检测DHA与CFX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物膜作用。方法:检测AS及其衍生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实现同时定位与构图是智能移动机器人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多SLAM系统被开发出来,在语义地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研究结果,但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针对如何使机器人真正了解环境,处理高级任务,提高机器人在语义构图过程中的鲁棒性,精确性,本文研究如下问题如何实现:(1)语义分割方面的先进方法在机器人利用RGBD图像序列进行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的精确性上的改进。(2)联合语义分割和
《绿领工作——二十一世纪的环保职业》(Green Collar Jobs---Environmental Careersfor the 21st Century)是对绿领工作背景和发展现状的系统论述。本翻译实践报告选自该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在翻译之前,译者反复阅读全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原文的文体和语言特点。原文属于科技文体,具备以下特点:使用了大量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名词化倾向明显;
目的:通过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混合物灌胃建立SD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进一步研究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灌胃药物不同随机排序分为4组(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以下简称“冠心病”)是目前世界关注的重大卫生问题。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约2.9亿,其中冠心病患病率与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较城市上升趋势明显,且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故研究冠心病的诊疗是临床的重中之重。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据
本论文对传统村落空间多样性、空间基因多样性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黔中传统村落空间多样性、空间基因多样性进行了具体测定,构建了村落空间基因图谱,揭示了黔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乡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黔中传统村落空间类型多样性研究结果:(1)村落空间类型:基于空间尺度等级,按照村落由外到内的空间序列,可将村落空间划分为自然环境空间层、村落本体空间层、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称中线工程)是缓解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水资源短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效益的国家重大战略设施。中线工程采用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具有水位控制严格、水力控制难度大等的运行特点,在平稳运行及实时决策上难度较大,因而精准地预测闸前水位是控制渠段整体水位和实现实时调度决策的首要前提。本文面向中线工程实时调度及决策响应的需求,在中线工程现有数据条件下,探索基于水动力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