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信息可以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指标,是证券部门进行市场监管的依据,其真实性影响民众的切身利益、企业的信誉形象以及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些上市公司只看重自身利益,肆意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进而如愿改变公司的经营业绩,可以说,资产减值已经成为这些公司用于盈余管理的常规渠道。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资产减值具有两面性,企业通过对资产计提和转回减值准备,能够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真实的呈现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同时资产减值也容易被公司管理者利用,沦为盈余管理的工具。2006年2月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于原准则资产减值方面的规定做出重大的修改,旨在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新减值准则规定了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商誉等一经计提减值准备便不得转回,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其他金融工具和存货的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进行转回,同时更加细化和明确了企业资产减值操作中的一些规定。但是,由于公司面临的具体情况是纷繁复杂的,针对不同公司的实际状况,新资产减值准则还存在许多有待提升的地方,而且一些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可能会随之产生。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理论部分主要是基于中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含义,并对其理论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联系,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实证部分是以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在深圳和上海交易所交易的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准则实施后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即对比检验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变化,及这两项资产中企业出于各种盈余管理动机行为的变化。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行为中都存在多种盈余管理目的,说明上市公司在规避和迎合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动机下具有对资产减值准备结构进行“合规”调整以实现盈余管理目的的明显偏好。(2)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行为中都存在扭亏为盈、平滑利润、避免亏损等盈余管理动机,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约了个别盈余管理行为,说明新资产减值准则仅在-定程度上抑制了盈余管理,并没有堵住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所有缺口。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完善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提出建议。通过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来保障企业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条件;通过不断修订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完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强化CPA审计监督力度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来规范企业执行资产减值会计的外部条件。
其他文献
无载波超宽带技术相比一般窄带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好、分辨率高、携带信息量大、功耗低、体积小,在对距离分辨率、目标成像及识别要求较高的系统中有着卓越的表现。本文针对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人们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古人日行千里的愿望不再是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人
随着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增强和摩托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产品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摩托车测速测距装置作为一款新型的摩托车路试检测仪器,随着近几年在各摩托车
目的:观察激素治疗PNS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和副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其中医机理,为提高激素临床疗效及降低副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PNS患者60例,依
复合调味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腐败变质,胀袋问题屡见不鲜。在传统调味品生产加工中,热力杀菌是常规抑菌防腐措施,然而热处理对于调味品本身的
中国虽然是第一产钢大国,但钢铁产业集中度太低,未来几年,随着钢铁产能的释放和需求增量的减少,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兼并重组是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努力做好企业内部资本
中国众多汽车企业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是通过吸收FDI,与跨国汽车企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自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汽车行业中已经形成了数量众多且日益成熟的
整秸秆原位还田技术相对其它还田技术(如粉碎性还田)而言,是一项崭新的技术,是对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有益补充。为此,从整秸秆原位还田的研究机理出发,结合脱粒后稻秆的物理特性,研制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娱乐市场通过市场的自然考验成为唯一在经济危机中可以逆市坚挺发展的行业,被经济学界公认为“娱乐盈利”模式。电影是在众多娱乐模式中,普及率最快的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组织始终都是院校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是各个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承担着各个院校与广大同学之间的纽带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思想是视人为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