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教育领域正发生着一场变革,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正如美国“2061计划”在该项目的手册《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提出的:“除非公众变得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并获得科学的思维习惯,否则科学技术提升生活的潜力就不会被实现;没有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大众,美好世界的前景就没有指望。”为了解世界各国学生在数学与科学的学业成绩状况,以及影响成绩的相关因素,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从1995年开始了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IMSS)。每4年进行一次的TIMSS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最全面地,也是最严格地对学校和学生成就的国际性研究。它为我们界定什么是“世界级”的教育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我们学生表现和教学效果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有关影响学生成就的重要因素的各类研究”。教育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如社会经济背景、文化传统、学校的结构、课程的设置、课堂环境、教学风格、家庭的影响、学生的态度等等,其中的每个因素都有可能决定学生的学业成就。由于在这个系统中,目前还缺少作为演绎基础的较为成熟的理论,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对现有理论的验证,而是深入到这个系统内部去,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产生初步的假设。这就是TIMSS高尔登式的研究方法,它收集数据,利用统计技术,进而希望产生一般假设。本论文将学习和借鉴TIMSS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影响初中生物理学习成就的课堂因素进行探讨。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本论文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比较法和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从TIMSS测试卷和问卷改编的物理成就测试题和物理课堂情况调查问卷,对30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调查,其中10个是城市班级,10个是县城班级,10个是乡村班级。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测试结果与其课堂背景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比较物理水平高低不同的班级在课堂方面的差异,借以了解影响初中生物理学习成就的课堂方面的可能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的结果发现物理成就水平高的班级和水平低的班级在某些课堂因素上存在差异。水平高的班级呈现的特征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性较强,注重学生动手实验,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其中诸如学生动手实验、讨论问题、将物理与生活联系等16个项目与物理成就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