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芮方法,即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近三十年来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种多体系统动力学新方法。因其无需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系统矩阵阶次低、计算速度快、程式化程度高等优点,而被全球广泛运用于52个工程领域150多类产品的动力学仿真与设计,并仍处于高速发展中。作为我国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超精密飞切机床系统为背景,应用并扩展芮方法,从理论、计算、试验三个方面系统研究超精密
【基金项目】
:
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计划(“工艺系统时变多体系统动力学及其对弱刚性构件制造质量的影响机理”,项目编号:JDZZ2016006-0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芮方法,即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近三十年来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种多体系统动力学新方法。因其无需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系统矩阵阶次低、计算速度快、程式化程度高等优点,而被全球广泛运用于52个工程领域150多类产品的动力学仿真与设计,并仍处于高速发展中。作为我国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超精密飞切机床系统为背景,应用并扩展芮方法,从理论、计算、试验三个方面系统研究超精密飞切机床动力学,超精密机床性能和加工工艺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取得如下成果:(1)提出了含板空间振动多体系统缩减传递矩阵法,将方向余弦矩阵引入到空间振动板元件传递矩阵,分析矩形板、平行四边形板等多板系统的振动特性,扩展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及其在含板空间振动系统中的应用范围;通过引入Riccati变换,提高了计算效率、精度和稳定性。(2)建立了有限元模态综合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提高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对复杂柔体系统动力学的处理能力;提出了多体系统振动特性改进计算策略,有效避免了求解特征值问题中可能出现的数值溢出问题。(3)推导了任意形状多端输入柔体的传递矩阵和传递方程,完善了多柔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的自动推导定理、增广特征矢量正交性证明,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扩展到含多端输入柔体元件的多体系统。(4)首次建立了超精密飞切机床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总传递方程,快速计算了超精密飞切机床多体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学响应,试验和计算揭示了系统总体结构参数对超精密加工的影响。优化了超精密飞切机床总体结构动力学参数,优化后加工误差缩小了18.06%;分别设计了减小环境振动对加工质量影响和补偿刀尖振动对加工质量影响的动力学控制方案,为提高超精密加工精度和新机床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图连接互联系统是一类子系统互异且以任意无向图作为拓扑结构耦合连接而成的大规模互联系统,互联系统的每个子系统都具有独立的传感、计算和驱动模块,子系统间通过特定的通信链路交换信息以达到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的目的.互联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力系统、机器人编队系统、自动高速公路系统、卫星组网系统等.本文主要研究了连续时间互联系统的H2性能分析及H2分布式控制问题、广义KYP引理、有限频H∞分布
随着现代光电技术以及红外制导技术的飞速发展与逐步完善,各种侦查、制导系统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高精度制导能力以及目标识别能力等均大幅提升,对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利用红外诱饵可以模拟与真目标相似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而降低光电系统探测识别真目标的概率,分散和消耗敌方精确制导武器,实现导弹突防。因此,诱饵的红外辐射特性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军事意义。本文通过建立中段弹道导弹及其仿形诱
结构化三维场景的语义分割是多种计算机视觉任务的基础,在场景分析、人机交互、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化三维场景语义分割的性能有所提升,但是在预测精度、计算复杂度、标签依赖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别基于双目相机采集的三维场景数据,和激光雷达、Kinect等传感器采集的三维点云数据,展开了面向结构化三维场景的语义分割算法的研究。基于双目相机系统,本文利用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残障人士众多的背景下,医疗康复领域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方案来缓解社会压力。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融合了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机构学、电子信息、传感和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在康复治疗辅助、老年或残障人士行走辅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一种穿戴式设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存在着实时的人机物理交互,人与外骨骼的交
射击精度是衡量多管火箭武器系统战术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多管火箭射击精度试验方法基于经典统计理论,试验用弹量多、试验周期长、成本高。本文依托国防973重大科研项目,以多管火箭为研究对象,运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最新研究成果,从弹、炮、环境等大系统角度出发,开展多管火箭射击精度动力学理论、仿真和试验研究,为提高多管火箭射击精度设计与试验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手段。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聚焦离子束在(Focused Ion Beam,FIB)技术近几十年在微纳加工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支持了原位透射实验(in-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in-situ TEM),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in-situ Scan Electron Microscopy,in-situ SEM),三维原子探针(Atom Probe Tomogra
基于能量枢纽的电热网优化运行中,忽略能量枢纽设备能量效率随其输入或输出功率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会导致优化运行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偏差。针对以上问题,首先,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逼近设备的可变能量效率,建立标准化矩阵模型对考虑设备可变能量效率的能量枢纽进行描述。其次,以系统购能总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考虑设备可变能量效率的能量枢纽将区域供热网和配电网耦合,建立了电热网优化运行线性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
纳米流体是指受限于纳米空间中的流体,常见的纳米限域包括了纳米管、纳米孔、纳米通道以及其它更加复杂的纳米空间结构。根据受限空间的尺度又将其中的纳米流体分为“经典纳米流体”与“扩展纳米流体”。受限于纳米空间中的流体往往具有独特的纳米尺度效应,包括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等等。这些独特的效应使得纳米限域与纳米流体在离子分离、生物医学、纳米检测以及能源利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当水分子限制在
高功率连续波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随着输出功率的不断提升,连续波光纤激光器中依然存在输出功率瞬态响应过程缓慢且有巨脉冲、连续波分裂出大量高峰值功率脉冲和输出激光模式动态变化等时域不稳定问题。以上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激光器输出功率波动,输出光谱及光束质量劣化,严重影响激光器应用,甚至威胁系统安全。为此,本文开展高功率连续波光纤激光
新需求的提出和生产工具的改进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新需求可视为问题的提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可视为方法的设计。科学研究亦如此,其是一个从提出问题到设计方法、使用方法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问题和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通常以学术论文、专著、专利或报告等学术文献形式作为交流与传播的载体。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是科研工作者的隐性知识的显性表达,可通过抽取学术文献中的“问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