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DN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比较客观可靠的中医辨证依据。
方法:本课题以DN为切入点,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DN(Ⅲ、Ⅳ、Ⅴ期)患者363例,收集其中医证候信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归纳及相关性研究,分析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结果:
1、入选病例共363例,Ⅲ期192例,Ⅳ期81例,Ⅴ期90例。DN的发病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性:男女比例为1.28:1,男性发病率较高。各期DN患者均以70岁~79岁的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60岁~69岁、50岁~59岁年龄段。不同分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DN病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DNⅢ期按中医证候发生频率>20%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少气懒言、小便频多、四肢麻木、口干喜饮、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视物昏花、头晕、食少纳呆、大便干燥、盗汗、失眠、自汗。主要以气阴两虚的证候群为主。DNⅣ期按中医证候发生频率>20%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小便频多、少气懒言、四肢麻木、视物昏花、口干喜饮、手足心热、头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自汗、食少纳呆、大便干燥、胸闷气促、盗汗、失眠、畏寒肢冷、肢体困重。主要以气阴两虚、阳虚的证候群为主。DNⅤ期按中医证候发生频率>20%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耳聋、视物昏花、四肢麻木、下肢水肿、食少纳呆、小便频多、自汗、畏寒肢冷、手足心热、胸闷气促、口干喜饮、大便干燥、肢体困重、失眠、肌肤瘙痒、盗汗。主要以气虚、阴阳两虚的证候群为主。
3、本研究将220例DN患者根据血瘀、痰湿证候的有无,分为兼有血瘀证组、兼有痰湿证组、兼有血瘀+痰湿证组及无血瘀或(及)痰湿证组。四组组间DN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兼血瘀+痰湿证组较兼痰湿证组、无血瘀或(及)痰湿证组病程明显增长(P<0.01).且随着血瘀证、痰湿证的发生,TNF、纤维蛋白原、UAlb逐渐升高,兼有血瘀+痰湿证组数值最高,但四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逐渐降低,兼有血瘀+痰湿证组数值最低,但四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兼有血瘀+痰湿证组较兼血瘀证组、无血瘀或(及)痰湿证组明显下降(P<0.05)。
4、肾虚证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较非肾虚证患者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
5、纤维蛋白原随DN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三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Ⅳ期、Ⅴ期分别与Ⅲ期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Ⅴ期与Ⅳ期比较纤维蛋白原虽有增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89)。
结论:
1、DN的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Ⅲ期主要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为主;Ⅳ期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为主,但阴虚呈现下降趋势,而阳虚呈现上升趋势;Ⅴ期患者以气虚、阴阳两虚为主,兼有血瘀、痰湿。
2、DN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证以气阴两虚为多;实证以血瘀、痰湿为多。气虚血瘀为其共有病机,血瘀、痰湿贯穿疾病始终。
3、随着病程的迁延,痰湿证、血瘀证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兼有痰湿+血瘀证组较兼有血瘀证组、兼有痰湿证组及无血瘀或(及)痰湿证组,TNF、纤维蛋白原、UAlb均明显升高,GFR明显降低。说明,中医的痰湿、血瘀与现代医学的TNF、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关系密切。
4、肾小球滤过率与DN患者的肾虚证关系密切。
5、纤维蛋白原随着DN病情的进展显著升高,提示此指标可为中医血瘀的辨证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