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材料应用广泛,其孔道特性对其应用过程中表现的性能具有很大影响。而在多孔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干燥方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极大,因而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尤为重要。虽然工业上已经有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共沸蒸馏等护孔干燥方法,但仍然存在不同的问题。为此,本论文工作在共沸蒸馏的基础上,提出含有置换剂+改性剂+水的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作为多孔材料干燥的一种方法,以SiO2等系列多孔材料的干燥为对象,系统研究所提出的干燥方法;进一步研究MgO多孔材料的干燥和应用,并与超临界干燥获取的产品进行比较。以碳化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浆料等系列多孔材料浆料为对象,探索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所得样品孔道结构远优于普通常压干燥方法。当采用乙酸乙酯作为置换剂,正丁醇作为改性剂,可以获得BJH脱附孔容最高为3.3 cm3/g的高孔容二氧化硅样品。当选择平平加作为改性剂时,可以大大缩短溶剂置换步骤所需时间,获得BJH脱附孔容为2.6 cm3/g的二氧化硅样品。对浆料进行超声和机械搅拌可以进一步缩短干燥中溶剂置换步骤所需时间。三组分蒸馏与改性结合,可以实现干燥与改性同时进行。结果显示,改性时间越长,所得产品的孔容越小。为了减少改性所需时间,采用提前加入传统改性剂HMDSO的方法进行改性和干燥,能够获得疏水效果较好的二氧化硅样品,且其BJH脱附孔容可达2.7 cm3/g。本方法也可对MgO、γ-Al2O3、SiO2-Al2O3等多孔材料进行干燥,说明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可用于多种多孔材料的干燥。以本方法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应用于消光剂产品,取得消光率达67%的好效果。采用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方法对沉淀法制得的Mg(OH)2前驱体进行干燥,煅烧获得干燥的MgO粉末。以该方法制备的MgO以及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MgO作为吸附剂进行Pb2+的吸附实验,探究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的MgO在25 ℃,Pb2+的初始浓度为60 mg/L的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为24 h;超临界干燥的MgO在25 ℃,Pb2+的初始浓度为60 mg/L的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为4 h。随着温度的增加,吸附量也随之变化。两种吸附剂的吸附量都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其中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的MgO最大吸附量为4353 mg/L,超临界干燥的MgO最大吸附量为3772 mg/L。两种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吸附热力学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经过XRD的检测,推测MgO对Pb2+的吸附由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部分组成。最终吸附完的产物主要为 2PbCO3·Pb(OH)2、PbO、Mg(OH)2 和 MgO 的混合物。以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法制备的MgO以及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MgO作为吸附剂进行Mn2+的吸附实验,探究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该吸附剂在处理工业含Mn2+废水时的性能。研究表明,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得到的MgO在25 ℃,Mn2+的初始浓度为60mg/L的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为24 h;超临界干燥的MgO在25 ℃,Mn2+的初始浓度为60 mg/L的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为24 h。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吸附剂的吸附量增加。其中三组分蒸馏护孔干燥得到的MgO最大吸附量为1219 mg/L,超临界干燥的MgO最大吸附量为1146 mg/L。两种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吸附热力学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说明该吸附过程近似单层吸附,且吸附剂表面较为均一。经过XRD的检测,推测MgO对Mn2+的吸附由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部分组成。最终吸附完的产物主要为Mn3O4、MnO2、Mg(OH)2、MgO的混合物。当该吸附剂用于工业废水中Mn2+的吸附时,吸附量可达1032 mg/g。100 mL的该工业废水中加入15 mg TDD-MgO吸附剂,就能使吸附完毕的废水中Mn2+浓度低于2 mg/L,达到GB 8978-1996中含锰污水的一级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