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81年Henry Holec所著的《自主性与外语教学》一书发表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就被建立起来,怎样培养学习者自主成了教育者和研究人员的共识。在中国,新的教育改革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2001)明确要求优化学习过程和教学概念。新课程改革体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而不是单独的强调学习结果;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自主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英语教学界引入自主概念20年来,学者们对什么是学习自主仍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愿望和能力是自主的两个要素。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动机和元认知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主要要素。学习自主性的三个理论来源: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元认知主义表明,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孤立地学习或完全独立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相反,自主学习涵盖了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互动。因此,自主学习者应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和足够的信心来承担学习责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对学习自主性概念、构成条件及其理论基础的阐述,本文对部分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本溪一中高三年级的105名在校学生,采用的工具是一个改编的问卷。问卷完成后又对63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大多数学生渴望管理自己的学习,但他们过分依赖教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元认知知识不足,因此无法很有效地进行独立自主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就如何在当前教学环境下提高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尝试性建议。本文认为教师和学生都应重新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从课堂教学控制者转变为促进者、顾问和信息咨询者。学生更加自愿地承担学习责任,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在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来进行自主学习。建立自主学习中心和利用互联网将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独立学习。最后,为学生提供一个促进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动机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