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对于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一种迄今比较肯定疗效的介入方法备受关注,但射频消融术后可能存在残留病灶,因此及早发现残留灶对临床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PET/CT成像方法对兔后肢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一周及四周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比较1周及4周PET/CT图像及SUV的变化,并在肿瘤RFA术后进行相关病理学分析,研究肿瘤射频消融术后PET/CT的检查时机,旨在评价PET/CT在兔后肢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近期疗效中的价值。 方法: 切取荷瘤种兔VX2瘤体生长旺盛的边缘组织,将VX2瘤块分别接种在16只3-4月龄雌雄不限的新西兰大白兔的双后肢肌肉内。将16只载瘤兔(共32个肿瘤)随机分为两组:RFA治疗组和对照组(只插入电极,不作射频消融治疗),每组8只(16个肿瘤)。瘤株接种后20天左右超声示肿块体积为1.5~3.5 cm3(平均2.8 cm3)时行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时间为3 min左右。治疗前1-3天、治疗后1周和4周所有兔子进行PET/CT检查并于治疗后四周PET/CT检查后处死,将肿瘤残余组织及瘤周组织进行病理学大体标本、HE染色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CD31、VEGF、MMP-9)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兔VX2肿瘤模型的制作成功率为100%,射频消融共治疗16个肿瘤,PET/CT的显像成功率为100%,所有兔子射频消融术后逐渐恢复。HE染色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符合。 射频消融术前肿瘤呈团块状18F-FDG高摄取,术后病灶中心坏死,坏死区呈摄取缺损,消融灶周围可见环形或弧形浓淡不均的18F-FDG稍高摄取,为术后消融灶周围的炎性反应,部分消融灶边缘可见不均匀环形、结节状18F-FDG高摄取,为残留灶。免疫组化检测CD31、VEGF及MMP-9表达,结果显示术后坏死区三者癌细胞的表达均明显降低。 射频消融术前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为5.306±1.246,射频消融术后1周、4周坏死区的SUVmax分别为2.169±0.681、1.987±0.611,较射频消融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4周外周炎性反应的SUVmax分别为2.681±0.353、2.331±0.461,均明显低于射频消融治疗前(P<0.05);射频消融术后1周、4周残余瘤组织的SUVmax分别为5.606±1.254、5.338±1.300,均明显高于术后1周、4周的炎性反应(P<0.05)。 16个病灶射频消融治疗后,经病理证实的残留灶为12例(75%),完全失去活性病灶4例;术后1周和4周,PET/CT分别发现残留灶15例(94%)和13例(81%),PET/CT和病理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疗法,射频消融术后,消融灶坏死区的SUVmax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本实验中,RFA术后1周及4周坏死区的SUVmax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PET/CT和病理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4周较术后1周的假阳性数减少,因此术后动态随访可以进一步帮助鉴别炎性反应及残留灶。PET/CT能够准确反应兔后肢VX2肉瘤射频消融术后的病理学变化,是评价射频消融术后近期疗效的一种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