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邮故事是汪曾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开文坛新风气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文风冲淡平和,笔调雅致,内容多涉及家乡的故人往事,洋溢着自然和谐的人性之美,评论界就其中名篇《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不断深入研究,可谓说不尽的高邮故事。本文试图将汪曾祺生长的一方水土作为起点,将历史上的南朝吴歌与高邮故事进行对照,因为两者有许多共性,在笔法、内容、思想精神等方面含有继承关系。评论界目前已有学者发现吴越文化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本文将更进一步,用更细化的方式来研究汪曾祺书写高邮故事的传统笔法和世俗化的思想感情,并涉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发现其中的哲学内涵,作为对汪曾祺小说读法上的开拓。将高邮故事和南朝吴歌做以对照是非常有趣的,“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吴越民众性情温顺和婉,南朝民歌旖旎多情,宛曲曼绮,无疑都渗透到汪曾祺的创作当中;而汪曾祺也将一些民歌民俗加以雅化,表现在文气较浓的小说风格中,就像南朝吴歌雅化的过程。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通过总结学界针对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并将其价值和意义作以定位。
第一部分探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的渊源,从吴歌的起源与发展入手,通过介绍吴歌在中国的发展史,来确定南朝吴歌与汪曾祺的高邮故事更具有对照性。
第二部分,从写作笔法上,研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的诗传统,其中包括“和谐”的诗化源头,以及“比赋”开拓的“画面感”。因为吴歌与《诗经》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方法,都使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但比赋与兴的使用大有不同,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运用比赋,通过意象表现意境,在作品中有具体例证。
第三部分,从写作内容上,探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创作内容及功用之异同,作品内容包括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开放的感情世界。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都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商品化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但对于奔放的感情的描写则有不同的社会功用,南朝吴歌重展示,而高邮故事则表达了对“非人性”的批判。
第四部分,从作品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来研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对儒释道的化用。儒释道在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中均有体现,但两者对儒释道的内涵是选择性的接受。南朝吴歌反映了东晋社会豪富之下的虚无感,高邮故事则展示了十年间对人性扼杀的伤痕。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通过总结学界针对汪曾祺小说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并将其价值和意义作以定位。
第一部分探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的渊源,从吴歌的起源与发展入手,通过介绍吴歌在中国的发展史,来确定南朝吴歌与汪曾祺的高邮故事更具有对照性。
第二部分,从写作笔法上,研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的诗传统,其中包括“和谐”的诗化源头,以及“比赋”开拓的“画面感”。因为吴歌与《诗经》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方法,都使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但比赋与兴的使用大有不同,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运用比赋,通过意象表现意境,在作品中有具体例证。
第三部分,从写作内容上,探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创作内容及功用之异同,作品内容包括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开放的感情世界。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都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商品化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但对于奔放的感情的描写则有不同的社会功用,南朝吴歌重展示,而高邮故事则表达了对“非人性”的批判。
第四部分,从作品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来研究高邮故事与南朝吴歌对儒释道的化用。儒释道在南朝吴歌和高邮故事中均有体现,但两者对儒释道的内涵是选择性的接受。南朝吴歌反映了东晋社会豪富之下的虚无感,高邮故事则展示了十年间对人性扼杀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