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科技水平之间的竞争。作为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的高技术产业,自然成为了世界经济新一轮长周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推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有限赶超的有效路径。然而,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外部性等特征,常常导致市场失灵,使得高技术产业私人研发投入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此,财政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合理的选择,这也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采取财政政策的方式及强度也明显不同,不能直接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借鉴。 国家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模式决定了政府政策导向,进而影响到产业的发展路径。中国一个重要的制度背景是政治集权下的财政分权,中国式财政分权一般被认为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财政体制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构成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外生制度环境。财政分权体制结合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我国各级政府的行为模式,包括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行为。中国政府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以自上而下政府规划的形式落实的,政府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亦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资源分配方式即财政分权体制会影响地方政府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行为,进而会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绩效。因此,研究财政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方法和政策绩效,必须考虑财政分权体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多年来,学者在财政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效果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但仅局限于分析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工具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而对产生财政政策的制度背景鲜有人考虑,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难以对财政政策工具的选用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文正是立足于中国财政分权的体制背景,首先从制度层面探讨中国财政体制、财政政策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内生联动机制;其次结合理论演绎、经验分析等多重途径,对不同财政政策工具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以及成效等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最后根据我国目前财政政策体制和各政策工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框架建议。 本文共八章。第一章,导论。阐明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对国内外有关财政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对本文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指标、数据来源、创新之处给予详细解释和说明。 第二章,财政政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首先,在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从高技术产业的本质特征出发探讨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理论依据,为以后的分析奠定了一般性的理论基础。其次,从财政政策角度出发,分析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三种财政政策工具的功能、特点及作用方式。 第三章,财政体制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本章从制度层面研究了财政分权体制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的变迁进行简单的梳理。其次,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作用途径,并构建了一个考虑地方政府因素的企业决策模型,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财政政策纳入统一的框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财政分权体制及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工具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对财政分权体制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给予经验考察,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财政分权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财政行为而导致的。本章理论模型分析认为,收入型财政分权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收益留存比例,进而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支出型财政分权下,资本投入支出分权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增长,研发投入支出分权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由高技术产业本身的性质决定。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型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增长;但支出型财政分权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文章还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证实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分权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财政补贴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首先,阐述了财政补贴的主要方式、特点及支持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的现状。其次,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了财政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证实了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优补贴率。最后,通过实证检验分析了财政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财政补贴的行业门槛特征。本章主要结论是:(1)财政补贴属于事前激励政策,反映速度快,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财政补贴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增长率和利润率的提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研发活动外部性带来的成本与收益风险,有效促进了研发活动的投入;(2)财政补贴对研发产出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企业从研发投入到形成研发成果往往需要一至两期甚至更长期,财政补贴的效果可能无法反映到当期研发产出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3)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研发投入对政府补贴具有不同的依赖度,不同行业的最优研发资助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五章,税收优惠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首先,介绍了高技术产业税收优惠的分类、特点。其次,详细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并对现行支持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最后,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对税收优惠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可概括为以下两点:(1)在全部样本中,所得税优惠对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研发投入强度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所得税优惠政策是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增值税优惠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的激励效应不显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促进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较为显著,但对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激励作用具有明显滞后性。(2)分行业看,所得税优惠对不同行业高技术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有促进作用,但激励作用存在差异,对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所得税优惠对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激励效应显著,但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增值税优惠对高技术企业中软件企业的发展具有激励效应,与对营业收入增长的激励效应相比,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加显著;加计扣除减免额对不同行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研发投入强度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效应最强。 第六章,政府采购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原则、目标及政府采购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理论机制。其次,阐述了政府采购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及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实践。最后,对我国政府采购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本章根据2001-2012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政府采购对高技术产业增长率、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2)政府采购对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产生的激励效应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的政府采购不仅没有促进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增加和自主创新产出,甚至起到了阻碍作用。这表明政府采购若要实现扩大市场需求、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实现激励技术创新的功能,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七章,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框架建议。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体系及其运行效率。其次,研究了美国、日本促进高技术产业的财政政策经验;最后,提出了支持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框架建议。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技产业“两张皮”现象,导致高技术产业创新链各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和协同;在财政政策运行效率方面,总体上看,财政政策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但仍存在高技术产业各环节的财政补贴缺乏协同性、税收优惠缺乏系统性及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缺失等问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支持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框架建议:(1)构建协同高效率的财政政策运作体系,包括建立财政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明晰政府和市场关系等;(2)优化高技术产业财政直接投入方向和方式,财政补贴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战略工程、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基础性研究等,创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等;(3)提升高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制定针对高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专门法律,提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普惠性和力度,建立增值税优惠政策体系,完善所得税优惠政策;(4)完善高技术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实施对高技术产业产品倾斜的政府采购政策,激励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5)强化财政政策的协同性,建立政策跟踪评价机制。 第八章,结论。对全文理论及实证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