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极其紧迫而严重的自然社会问题,更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课题。这就迫使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生态文明建设已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基础的理论,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对人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研究,试图寻找到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钥匙,并为当今中国和谐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文献阅读等研究方法梳理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内容。第一部分,对文章的选题内容、研究背景与现状等做出总的概括,提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提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自然观的批判继承基础上,逐步建构形成了自己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一切唯心主义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脱离人的实践而抽象化自然的做法,从而确认劳动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世界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世界,扬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第三部分,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个大方向分别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界的先在性地位,揭开了人的起源问题提出人源于自然并依赖自然而生活,分析得出人与自然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范畴出发,阐述了劳动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中的中介地位,并在此地位的延伸中得出劳动扩展了人的社会交往与关系的结论。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的角度切入论证了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总结出它是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异化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人与自然异化的实质就是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在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同时,主要是站在实践的人的立场去看待统一的自然界,这种视域下的自然是人化的、历史的和人类学的自然。第四部分,从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出发,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思索其自然观对人类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提供的重要的方法论指导。首先,通过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基本思考,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以及从思想上、行动上如何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应立足于社会现实,通过不断思索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由此积极的在实践变革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次,提出劳动,在和谐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即利用科学、科技的大旗,从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把握其尺度,达到合理控制物质变换的目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然和解的两个历史任务。第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异化”现象的社会根源,警示我们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中,达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五部分,通过对马克思自然观基本内容与方法论价值的论述,提出并总结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现实意义,并从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方面展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蕴含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因此对解决当代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它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当代人类的自然人化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