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从侧面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成为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我国开展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必经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价值需求,对国家、社会、高校及大学生个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探讨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其就业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思路,将有助于高校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高知识群体。
为研究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的影响关系,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路径,本研究以孟雁鹏编制的《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问卷》以及吕兆华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选取广西共八所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集了988名学生的问卷作为研究数据,并利用社会科学系统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进行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积极人格及其就业能力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大学生积极人格及其各因子得分均在量表中值3分以上,说明大学生积极人格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因子均分依次排序为:守信>合作>接纳>行事风格>包容>自信。
2.根据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积极人格及其各因子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①在男女性别方面,积极人格总体、自信因子和守信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在学历方面,包容因子、合作因子、守信因子和行事风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③在专业方面,积极人格总体、自信、包容、合作、守信、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④在生源地方面,积极人格总体及其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⑤在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方面,行事风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⑥在是否有过专业实习方面,自信因子和守信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3.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及各因子均值得分均在3分以上,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因子均分依次排序为:人际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适应能力。
4.根据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各因子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①在男女性别上,人际沟通能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②在学历上,就业能力总体、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在专业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及其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在生源地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及其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⑤在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上,自我发展能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⑥在是否有过专业实习上,人际沟通能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积极人格总体与就业能力总体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积极人格对其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解释率为32.9%。从积极人格各构成因子与就业能力总体的关系来看,自信、包容、合作、守信、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与就业能力总体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自信、包容、合作、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是就业能力的有效预测变量,对就业能力的解释率为47.9%,即就业能力47.9%的变化是受积极人格的自信、包容、守信、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的影响。
最后,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本研究从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为切入点,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层面出发探讨如何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来提升其就业能力,希望能为高校以后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法。
为研究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的影响关系,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路径,本研究以孟雁鹏编制的《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问卷》以及吕兆华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选取广西共八所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集了988名学生的问卷作为研究数据,并利用社会科学系统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进行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与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其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积极人格及其就业能力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大学生积极人格及其各因子得分均在量表中值3分以上,说明大学生积极人格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因子均分依次排序为:守信>合作>接纳>行事风格>包容>自信。
2.根据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积极人格及其各因子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①在男女性别方面,积极人格总体、自信因子和守信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在学历方面,包容因子、合作因子、守信因子和行事风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③在专业方面,积极人格总体、自信、包容、合作、守信、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④在生源地方面,积极人格总体及其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⑤在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方面,行事风格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⑥在是否有过专业实习方面,自信因子和守信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3.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及各因子均值得分均在3分以上,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因子均分依次排序为:人际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适应能力。
4.根据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各因子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①在男女性别上,人际沟通能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②在学历上,就业能力总体、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在专业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及其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在生源地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及其各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⑤在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上,自我发展能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⑥在是否有过专业实习上,人际沟通能力因子存在显著差异。
5.大学生积极人格总体与就业能力总体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积极人格对其就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解释率为32.9%。从积极人格各构成因子与就业能力总体的关系来看,自信、包容、合作、守信、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与就业能力总体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自信、包容、合作、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是就业能力的有效预测变量,对就业能力的解释率为47.9%,即就业能力47.9%的变化是受积极人格的自信、包容、守信、接纳和行事风格因子的影响。
最后,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本研究从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为切入点,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层面出发探讨如何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来提升其就业能力,希望能为高校以后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