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以来,脆弱性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灾害管理、生态学、土地利用等众多研究领域大量涌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价值。但研究内容上多倾向于自然灾害的研究,对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不足;评价方法上,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层次分析法,然而,层次分析法的相对权重是通过判断矩阵经计算得来的,从建立层次结果到合成对比矩阵,人的主观因素较大;再者,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上,传统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如何去”实现,至于“如何才能”实现的研究显的单薄。矿业城市因矿产资源开采及其产品粗加工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一种活动,伴随矿产资源的开采,出现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生态问题。同样矿业城市也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国民经济及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取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基于对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认识和理解,认为(一)脆弱性与可持续性是发展的两个内在互异属性,高脆弱性则意味着低可持续性,反之,高可持续性则意味着低脆弱性,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抑制住脆弱性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二)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是一组关于压力(P)——敏感(S)——弹性(E)的函数关系式,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越大,经济系统内部结构越简单、越不稳定,则其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就越不好,反而会导致经济倒退甚至衰败,并具此构建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时,文中从经济发展压力度、经济发展敏感度以及经济发展弹性度三个方面来展开,细化来说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规模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和区位优势7个方面加以展开,囊括了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障碍;评价方法上,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法,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现多要素指标体系的降维,简化计算步骤而易于操做,其次运用熵值法进行简化指标体系的客观权重赋,为脆弱性评价提供方法对比;在选择评价对象时,本文选取东北地区的中老年矿业城市进行评价,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占了县级以上城市的三分之一,加上地域单元在文化观念、制度体制、地理区位等方面具有同源性,再者,中老年矿业城市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调控的关键时机,因而具有典型的代表和实践意义;从评价内容来看,文中从两个层面展开,区域层面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横向比较研究和点状层面单个矿业城市的纵向动态演变研究。本文通过对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减少区域经济发展的压力,降低敏感性以及增强自身弹性可以降低脆弱性,进而可以实现枯叶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阜新市的对策与建议研究中,首先进行了相关耦合关联分析。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理论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对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成因、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变作用机理、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进行辩解(本文的第1、2、3章)第二部分通过构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样本城市进行经济发展脆弱性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动态演变评价与分析(本文的第4章)。第三部分从降低脆弱性的视角探讨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第5章)。结论部分概括总结了本文研究内容及有待改善的地方(本文的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