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栖居的主要场所,滨水区往往作为城市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哺育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功能也重新转型,这极大的为城市滨水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城市的滨水空间不仅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积淀最深的地方,同时也是展示城市风貌的地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越来越多的地区为了追求速度,往往忽略了该地区的滨水活力特征,盲目模仿国内外已有模式开发建设,这使得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特色逐渐消逝。随着沈阳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原本的界河——浑河已经成为城市内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其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承载功能都决定了浑河滨水空间必将体现沈城地域特色的绝好场所。目前,沈阳浑河滨水开发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它的开发建设正逐步改善着沈阳的城市环境,同时也为沈阳市民提供一个更为多元的城市滨水空间。笔者有幸参与到了浑河滨水景观的设计当中,借此机会学习并研究沈阳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的建设过程,并将一些策略方法运用到浑河滨水区规划项目实践中去。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该部分作为文章的基础研究,对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目的做了基本阐述,并针对题目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了具体释义,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与论文研究相关研究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定论文写作的切入点,以及论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框架,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2章),现状探析。全面分析了滨水区公共空间的内涵、作用、特征及类型,总结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特殊性,在总结沈阳浑河滨水区规划设计发展沿革的基础上,对目前浑河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组成现状基于城市活力相关的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浑河滨水空间活力缺失的深层原因,即:滨水区公共空间数量少、分布不均,其与城市空间体系疏离,可达性较差,体系内缺乏层次性和联系性,自身空间环境品质较差等多方面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3、4章),活力提升的规划理念与策略。第3章对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的规划设计目标进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提升滨水区空间活力的规划目标与原则,并提出滨水空间活力的设计整合方式;第4章运用城市设计相关理论,提出提升活力的具体策略,由外部关联到体系建设,再到个体空间设计。第四部分(包括第5、6章),案例分析与总结。第5章在论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借以作者参与的《沈阳浑河两岸滨水区开发规划》进行实例分析,对浑河两岸滨水空间的活力提升策略加以分析、说明,作为对论文研究的补充;第6章总结文章的研究成果及局限于不足,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