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伊始,我国银行业饱受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率的长期困扰。早期,政府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然而随着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仅靠资产管理公司显然不是银行转嫁风险、提高资产充足率的有效方式。资产证券化的推行,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并为美国所采纳和见证,将会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将企业流动性不足的资产汇集成资金池,进行设计重组,进而打包出售,转化为市场上流通的债权。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盘活资金,但过度利用则会引发金融危机。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见证了资产证券化的潜在风险。事物都有两面性,并不能因为存在负面影响而不加以运用,不能因噎废食。只要我们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做出提前防范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避免损失扩大。则可以为我所用,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完善,为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行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较多,在交错复杂的证券化过程中,各个环节杂糅着诸多的风险潜伏,如何发现风险,并加以引导、管理、控制已然是我们研究的重心。本文围绕着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风险管理为中心,结合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探索,归纳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演绎成我国的发展模式、路径和风险管理方法,定性地分析市场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和环境风险,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信用风险,对风险管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分析。文章应用KMV信用模型来检测交银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预期违约率,通过分析得出:预期违约概率与信用等级成反比关系,即预期违约概率越高,信用等级则愈低,不利于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通过实际案例和其数据资料对其交易结构、信用风险、现金流状况、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等多方面做出了细致的分析。通过KMV模型计算出了交银2014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违约概率,以及预期违约概率和信用等级的关系,研究得出了该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风险较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