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16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即人、地、钱问题。同年12月12日-13日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并确定了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其对统筹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乡整体经济效益,有效推动农村发展有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是带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辽源市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农业大省吉林省中南部的三线小市,寻求发展是其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城镇化建设又是其尤为重要的环节。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跨越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完善,城乡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合转移,推进辽源市小城镇建设的时机已基本成熟,条件已基本具备,此外,小城镇建设作为重要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和重要的民生工程,辽源市推进小城镇建设也具有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必要性。要推进小城镇建设,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质量、发展与民生、开发与保护、产业与城镇的关系,这不是简单的问题,不能盲目为之,需要系统的研究,获得科学的支撑。基于此,本文选择以辽源市小城镇建设为课题,并运用文献研究法、走访调研法、SWOT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现有文献资料和准确掌握辽源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辽源市小城镇建设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战略选择和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目前,对于小城镇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角度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笔者将本文所涉及的小城镇界定为“辽源市所辖的所有以乡或镇为名称后缀的,建制为乡科级的行政区划范围”,具有聚集、集散、接纳、辐射、培育和协调等功能。从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几方面看,辽源市总体上处于城镇化的初始阶段和中期水平,小城镇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平均水平偏低。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建设发展具有不同特点。第一,近郊乡镇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具有科学发展规划、项目拉动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第二,传统工业强镇具有工业基础支撑能力强、城镇功能完善和集聚效应强等特点。第三,新兴产业乡镇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和引进实力较强的战略合作企业等特点。从内部因素看,辽源市小城镇建设发展既具有经济转型、区位和人文环境等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也具有城镇化水平偏低、产业支撑能力弱、中心镇带动功能不强、城镇配套功能不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严重和体制机制约束突出等劣势。从外部因素看,辽源市小城镇建设发展既具有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市县级层面的发展机遇,也具有来自外省、同省外市和中心城市的威胁与挑战。辽源市各乡镇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赋予不同影响要素以不同的权重,从而在刺激战略、扭转战略、抗争战略和保守战略中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其发展路径。在制定具体对策时,辽源市小城镇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小城镇转型为主线,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创新驱动、抓实民生根本,按照核心带动,市县乡村城乡互动,试点先行、梯次推动的总体安排,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走出一条具有辽源特色的,功能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特色鲜明、科学发展、惠及百姓的新型小城镇建设道路,势力让辽源城乡人民都生活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