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脑血管储备能力及灌注的变化情况,明确可否将患者储备功能的减低作为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的一项临床观察指标,以及脑血管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与CT灌注的关系。 方法:比较30例有症状的脑血管狭窄患者(有症状组)、30例无症状脑血管狭窄患者(无症状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储备指数(cerebrovascular reserve index,CVRI),并比较有症状组患者在支架成形术前后CVRI的变化,再结合术前及术后头颅CT灌注指标加以评价,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经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脂蛋白磷脂酶A2、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后,关于脑血管储备功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前①、有症状组狭窄侧与有症状组正常侧、无症状组狭窄侧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有症状组的正常侧与无症状组的正常侧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无症状组的狭窄侧与无症状组的正常侧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①、有症状组狭窄侧与术前狭窄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有症状组正常侧与术前正常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CT灌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20例灌注异常的患者支架前CT灌注指标CBF、CBV、MTT、TTP进行比较,发现狭窄侧与对侧比较,均有TTP、MTT延长,CBF降低,CBV降低,有统计学意义,10例灌注正常的患者,术前狭窄侧与正常侧比较,CBF降低,CBV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TTP、MTT均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将30例患者狭窄侧与术前比较,CBF增加,有统计学意义,CBV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TPP、MTT较术前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关于脑血管储备功能与CT灌注之间的关系:相关度分析提示无论是在支架前还是支架后CVRI与CBF呈正相关,CVRI与MTT呈负相关。 结论:①、脑血管狭窄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支架置入术能改善脑血管狭窄患者病变侧受损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灌注情况;②、CVR与CBF有着较高的一致性,CVR与CBF呈正相关,与MTT呈负相关,在支架置入术适应症的选择上二者可以互补;③、CVR和CT灌注能够客观地反应患者的颅内侧枝循环及自动调节功能,而且CVR的改变较CT灌注更敏感,更早期的表现出来。CVR的监测是术后疗效观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临床适用的手段及观测指标;④、对于临床上无症状的脑血管狭窄患者CVR的异常可以做为支架置入术是否实施的一项临床观察指标。